因业务调整,部分个人测试暂不接受委托,望见谅。
检测项目
光谱辐照度测量、有效辐射剂量评估、紫外UV-A/UV-B/UV-C波段分析、蓝光危害加权辐亮度、视网膜热危害系数、角膜紫外曝辐量、红外辐射强度测定、光源频闪特性测试、光化学紫外危害值、非相干光源风险评估、激光束发散角测量、脉冲光源峰值功率检测、辐照时间累积计算、皮肤红斑效应评估、眼睛曝光限值验证、光学辐射空间分布测绘、波长范围合规性检验、辐射暴露时间阈值测定、光生物安全等级分类、光学窗口透射率测试、漫反射表面辐射特性分析、光源寿命衰减模拟测试、环境散射辐射监测、防护装备屏蔽效能验证、瞬态辐射脉冲捕捉、多波段复合辐射叠加分析、非视觉生物效应研究(如昼夜节律影响)、光学材料耐辐照老化试验
检测范围
LED照明灯具、激光指示器类产品(Class1-4)、医用紫外线治疗仪、工业用高功率激光切割机、舞台灯光设备(追光灯/摇头灯)、光伏组件紫外老化试验箱、汽车前照灯系统(含LED/激光大灯)、投影仪光学引擎模块、光固化3D打印机UV光源模块、红外理疗设备(波长范围780nm-1mm)、植物生长补光灯(含UVB/UVA)、机场跑道助航灯光系统(含激光引导)、紫外消毒机器人(波长200-280nm)、VR头显近眼显示系统(蓝光危害评估)、电影放映机氙灯光源(含紫外过滤系统)、工业焊接防护面罩光学性能验证材料(含自动变光滤片)、航天器舷窗抗辐射玻璃组件(含多层镀膜)、军事用激光测距仪/目标指示器(符合MIL-STD)、光伏逆变器电弧光防护装置(UV-C波段监测)、博物馆文物照明专用灯具(红外热辐射控制)、半导体制造光刻机曝光光源(深紫外波段)、机场人体安检毫米波设备(非电离辐射验证)、核电站控制室人机界面显示终端(应急照明安全验证)、高铁驾驶室HUD抬头显示系统(视网膜热损伤评估)
检测方法
1.分光光度法:采用双单色仪系统实现0.2-20μm波段连续扫描测量2.积分球全辐射通量法:通过直径2m积分球测量光源总辐射通量3.矩阵式多点采样技术:在30cm30cm平面布设256个探测点进行空间分布测绘4.时间分辨光谱分析法:使用高速CCD阵列捕捉μs级瞬态光谱变化5.生物加权函数叠加算法:应用CIES009规定的蓝光危害函数B(λ)进行加权积分6.热释电探测器脉冲响应法:测量ns级激光脉冲的峰值功率密度7.黑体辐射基准比对法:采用NIST可溯源黑体炉进行红外波段校准8.动态曝光模拟试验:通过机械快门系统实现0.01-1000s可调曝光时间控制9.多轴运动平台扫描法:对大型工业激光设备进行三维空间辐射场测绘10.蒙特卡洛光线追迹仿真:结合实测数据建立复杂光学系统的数字孪生模型
检测标准
IEC62471:2006《灯和灯系统的光生物安全性》GB/T20145-2006《灯和灯系统光生物安全性》IECTR62778:2014《光源蓝光危害评估应用指南》ANSI/IESNARP-27.1-05《灯具的光生物安全分类》ISO15004-2:2007《眼科仪器基本要求与试验方法》21CFR1040.10《激光产品性能标准》EN14255-1:2005《非相干光辐射暴露量测量与评估》JISC7550:2018《照明器具的光生物安全性要求》GB7247.1-2012《激光产品的安全第1部分:设备分类和要求》IEC60825-1:2014《激光产品安全第1部分:设备分类和要求》
检测仪器
1.双单色仪光谱辐射计:配备PMT和InGaAs双探测器阵列,覆盖200-2500nm波长范围2.14通道同步数据采集系统:实现多探头实时数据融合处理3.ClassAAA级积分球:直径2m内壁喷涂BaSO4漫反射涂层4.高速热释电探头阵列:响应时间<5ns,可测峰值功率密度达1GW/cm5.运动控制式三维扫描架:定位精度0.1mm,最大承载200kg6.黑体辐射校准源:温度范围300-3200K可调,发射率>0.9957.UV-C波段专用石英光纤探头:耐高温300C且抗臭氧腐蚀8.视网膜成像式辐照度计:模拟人眼屈光系统进行加权测量9.多轴机械快门系统:最小曝光时间0.001s级精度控制10.激光M因子分析仪:通过移动刀口法测量光束质量参数
检测流程
1、咨询:提品资料(说明书、规格书等)
2、确认检测用途及项目要求
3、填写检测申请表(含公司信息及产品必要信息)
4、按要求寄送样品(部分可上门取样/检测)
5、收到样品,安排费用后进行样品检测
6、检测出相关数据,编写报告草件,确认信息是否无误
7、确认完毕后出具报告正式件
8、寄送报告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