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业务调整,部分个人测试暂不接受委托,望见谅。
检测项目
化学成分分析、羟基磷灰石含量测定、β-磷酸三钙纯度检验、钙磷摩尔比测定、晶体结构表征、孔隙率测试、孔径分布分析、抗压强度测试、弯曲强度测试、弹性模量测定、表面粗糙度检测、体外降解速率测定、离子释放量监测、pH值变化测试、细胞毒性试验、溶血率测定、急性全身毒性试验、致敏性评价、骨诱导活性评估、体内降解行为观察、X射线衍射分析(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观察(SEM)、能谱分析(EDS)、热重分析(TGA)、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比表面积测定(BET)、微生物限度检查、无菌试验、重金属残留量检测
检测范围
多孔羟基磷灰石陶瓷支架、β-TCP/HA复合骨修复材料、3D打印磷酸钙人工骨块、纳米晶磷酸钙涂层植入体、双相磷酸钙骨水泥颗粒、可注射型磷酸钙骨替代物、烧结型磷酸钙椎间融合器、电沉积磷酸钙薄膜材料、等离子喷涂羟基磷灰石髋臼杯、梯度孔隙结构骨填充块体、载药型磷酸钙微球制剂、齿科种植体表面改性涂层、颅颌面修复用多孔支架、脊柱融合用多孔陶瓷垫片、关节假体表面生物活性层、骨肿瘤切除后填充体、骨延长手术用多孔间隔物、牙槽嵴增量用颗粒材料、儿童骨科可吸收植入物、骨科螺钉表面处理层
检测方法
- X射线衍射分析(XRD):通过布拉格方程计算晶格参数,确定HA与β-TCP相组成比例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定量测定Ca⁺/PO₄⁻离子释放浓度及重金属杂质含量
- 微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T):三维重建孔隙结构并计算连通孔隙率及孔径分布
- 万能材料试验机:依据ASTMC773标准进行压缩强度测试,加载速率0.5mm/min
- 动态接触角测量仪:采用悬滴法测定材料表面亲水性及蛋白质吸附特性
- 体外模拟体液浸泡法:参照ISO23317标准评估类骨磷灰石层形成能力
- MTT比色法:通过成骨细胞增殖率定量评价材料细胞毒性等级
- 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颗粒材料的粒径分布及D50中位径值
- 加速降解实验:在pH=5.5的乳酸钠缓冲液中模拟体内降解过程
- 实时荧光定量PCR:定量分析成骨相关基因(ALP,OCN)表达水平
检测标准
- ISO13779-3:2018外科植入物-羟基磷灰石-第3部分:结晶度测定
- ASTMF2027-18多孔陶瓷表观孔隙率和密度测试标准方法
- GB/T16886.5-2017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5部分:体外细胞毒性试验
- ISO10993-12:2021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2部分:样品制备与参照材料
- ASTME2142-08(2021)扫描电镜定量分析多孔材料孔径分布方法
- YY/T0306-2023医用羟基磷灰石粉体材料中杂质元素限量要求
- ISO23317:2014生物材料在模拟体液中磷灰石形成能力评价方法
- GB/T19619-2022纳米材料术语定义及骨修复材料技术要求
- ASTMC373-18烧制白色陶瓷材料吸水率测试标准方法
- ISO6474-1:2019外科植入物-陶瓷材料-第1部分:高纯氧化铝材料
检测仪器
- 万能材料试验机:配备10kN载荷传感器及高温体液环境模拟装置,用于力学性能测试
- 场发射扫描电镜:分辨率达1nm级,配备EDS模块实现微区元素成分分析
- 全自动比表面及孔隙度分析仪:采用氮气吸附法测量介孔分布(2-50nm)
- 同步热分析仪:同步进行TGA-DSC联用分析材料热稳定性及相变温度
- X射线荧光光谱仪:非破坏性快速测定Ca/P/Sr等元素含量及比例
-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三维重建表面形貌并测量粗糙度参数Sa/Sz值
- 流式细胞仪:定量分析材料浸提液对细胞凋亡率的影响程度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检出限达ppt级的重金属元素痕量分析设备
- 旋转流变仪:测试可注射型骨水泥的流变特性及凝固时间曲线
- 微型CT系统:空间分辨率1μm级的三维孔隙结构定量分析平台
检测流程
1、咨询:提品资料(说明书、规格书等)
2、确认检测用途及项目要求
3、填写检测申请表(含公司信息及产品必要信息)
4、按要求寄送样品(部分可上门取样/检测)
5、收到样品,安排费用后进行样品检测
6、检测出相关数据,编写报告草件,确认信息是否无误
7、确认完毕后出具报告正式件
8、寄送报告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