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业务调整,部分个人测试暂不接受委托,望见谅。
造纸无机颜料亮度(白度)检测技术解析
简介
在造纸工业中,无机颜料(如碳酸钙、二氧化钛、滑石粉等)是提升纸张性能的关键添加剂。其亮度(白度)直接影响纸张的视觉效果、印刷适性及终端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亮度检测通过量化材料对光的反射能力,为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白度不仅是纸张外观的核心指标,还与涂布均匀性、油墨吸收性等工艺参数密切相关。因此,建立标准化的检测体系对优化生产工艺、保障产品一致性具有重要意义。
检测的适用范围
- 材料类型:适用于碳酸钙、高岭土、钛白粉、硫酸钡等造纸用无机颜料的亮度评估。
- 应用场景:
- 文化用纸:如打印纸、书写纸,需通过白度检测确保印刷清晰度和阅读舒适性。
- 包装纸:白度影响商品展示效果,尤其对食品、化妆品等高端包装材料尤为重要。
- 特种纸:如装饰纸、标签纸,需通过白度控制实现特定光学效果。
- 质量控制环节:涵盖原料验收、生产过程监控及成品出厂检验全流程。
检测项目及简介
- 白度值(Whiteness) 采用CIE白度公式或蓝光白度法测定材料在特定波长下的反射率,数值越高表明材料光学性能越优。碳酸钙的白度通常要求在90%以上,钛白粉则需达到95%以上。
- 色差(ΔE) 通过CIELAB色差模型评估批次间颜色一致性,ΔE≤1.0为行业普遍接受的标准。
- 反射率曲线 分析材料在400-700nm可见光范围内的反射特性,用于优化颜料粒径分布及分散工艺。
- 荧光增白剂干扰排除 部分颜料可能含有荧光物质,需通过紫外截止滤光片或化学分析法消除其对白度值的虚高影响。
检测参考标准
- GB/T 5950-2008 《建筑材料与非金属矿产品白度测量方法》——规定陶瓷、涂料、填料等无机材料的白度测试方法,适用于造纸颜料检测。
- ISO 2470:2016 《纸、纸板和纸浆—蓝光漫反射因数测定(ISO亮度)》——国际通用的纸张白度检测标准,可扩展至颜料评估。
- TAPPI T525 om-12 《Diffuse Brightness of Paper and Paperboard (d/0°)》——北美地区广泛采用的纸浆亮度检测方法,适用于颜料研发。
- JIS P8123:2015 《纸及纸板—白度试验方法》——日本工业标准,强调荧光物质校正技术。
检测方法及仪器
-
分光光度法
- 原理:通过分光光度计测量样品在457nm(蓝光)波长下的漫反射率,计算白度值。
- 仪器:
- HunterLab UltraScan VIS:支持全光谱分析,精度达0.01%,可同步测定色差和荧光干扰。
- X-Rite Color i7:集成UV校准功能,适用于含荧光剂的颜料检测。
- 操作流程: ① 样品制备:将颜料压制成均匀薄片或与树脂混合制膜; ② 仪器校准:使用标准白板(如BaSO4压片)进行基线校正; ③ 数据采集:在D65光源、10°观察角条件下测量三次取均值。
-
蓝光白度仪法
- 原理:基于ISO 2470标准,采用457nm单色光源直接测定蓝光反射因数(R457值)。
- 仪器:
- Elrepho 480:配备积分球结构,符合ISO亮度测试规范,重复性误差≤0.2%。
- Technidyne TB-1C:便携式设计,适用于生产线快速检测。
- 技术要点:
- 仪器需定期用NIST可追溯标准板校准;
- 样品厚度需>3mm以避免基底透射干扰;
- 测试环境湿度应控制在50±5%以防止吸湿导致的反射率偏差。
-
数据处理与报告
- 白度值按公式计算: �=�457+�⋅(�457−�640)W=R457+k⋅(R457−R640) 其中k为仪器常数(通常取0.85-0.90)。
- 检测报告需包含:样品批号、测试标准、仪器型号、环境温湿度及异常数据说明。
结语
随着造纸行业对产品差异化需求的提升,无机颜料亮度检测正从单一指标控制向多维度光学性能分析发展。通过标准化检测体系的实施,企业可有效降低原料浪费、提升产品附加值。未来,随着在线检测技术与人工智能算法的结合,实时白度监控将成为智能制造的重要环节,进一步推动造纸工业的技术升级。
复制
导出
重新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