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
分析鉴定 / 研发检测 -- 综合性科研服务机构,助力企业研发,提高产品质量 -- 400-635-0567

中析研究所检测中心

400-635-0567

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

公司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航丰路8号院1号楼1层121[可寄样]

投诉建议:

010-82491398

报告问题解答:

010-8646-0567

检测领域:

成分分析,配方还原,食品检测,药品检测,化妆品检测,环境检测,性能检测,耐热性检测,安全性能检测,水质检测,气体检测,工业问题诊断,未知成分分析,塑料检测,橡胶检测,金属元素检测,矿石检测,有毒有害检测,土壤检测,msds报告编写等。

油墨粘性检测

发布时间:2025-04-11

关键词:油墨粘性检测

浏览次数:

来源: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

文章简介:

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可依据相应油墨粘性检测标准进行各种服务,亦可根据客户需求设计方案,为客户提供非标检测服务。检测费用需结合客户检测需求以及实验复杂程度进行报价。
点击咨询

因业务调整,部分个人测试暂不接受委托,望见谅。

油墨粘性检测技术及应用

简介

油墨作为印刷工艺的核心材料,其性能直接影响印刷品的质量、生产效率及终端应用效果。其中,油墨的粘性是衡量其流变特性的关键参数之一,直接关系到印刷过程中的转移性、附着性、干燥速度以及最终成品的耐磨性、光泽度等指标。油墨粘性检测通过量化其黏度、粘弹性和粘附力等参数,为油墨配方的优化、印刷工艺的调整以及质量管控提供科学依据,是印刷行业质量控制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检测项目及简介

  1. 粘度测定 粘度是油墨流动阻力的量度,反映其内部分子间的摩擦阻力。高粘度的油墨流动性差,可能导致印刷机供墨不均;低粘度则易造成飞墨或网点扩散。检测时通常采用旋转粘度计,通过测量转子在油墨中的旋转阻力计算动态粘度值。

  2. 粘着性测试 粘着性指油墨在转移过程中与承印物或印刷辊之间的附着力。通过粘性测试仪模拟印刷压力条件,记录油墨膜分离时所需的最大力值,可评估油墨在高速印刷中的稳定性。

  3. 粘弹性分析 油墨在受力时同时表现出粘性流动和弹性形变的特性。使用流变仪对油墨施加周期性剪切力,测量其储能模量(弹性)和损耗模量(粘性),可全面评价油墨在不同印刷速度下的适应性。

  4. 触变性检测 触变性反映油墨在剪切力作用下粘度降低、静置后恢复的物理特性。通过触变环试验或阶跃剪切速率测试,分析油墨的触变指数,确保其在印刷机启动时流动性良好,停机时又能避免滴漏。

适用范围

油墨粘性检测技术主要应用于以下领域:

  • 印刷行业:优化胶印、凹印、柔印等工艺参数,减少印刷故障(如鬼影、堆墨)。
  • 包装材料制造:评估食品包装、药品标签等特殊油墨的附着力与耐摩擦性。
  • 油墨研发与生产:指导树脂、溶剂、添加剂的配比调整,提升油墨批次稳定性。
  • 电子产品印刷:确保导电油墨在柔性电路板印刷中的粘附强度与导电性能。
  • 环保合规性检测:结合挥发性有机物(VOC)标准,筛选低粘度环保油墨。

检测参考标准

  1. ASTM D4040-20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Paste Printing and Vehicles by Rotational Viscometer 规定了采用旋转粘度计测定膏状油墨流变特性的方法。

  2. ISO 12634:2021 Graphic technology—Determination of tack of paste inks using a tackmeter 详细描述了使用粘性仪测试油墨粘着性的操作流程与数据解析要求。

  3. GB/T 13217.4-2020 油墨检验方法 第4部分:粘度的测定 中国国家标准,明确了油墨粘度测定的仪器校准、环境条件及结果修正规则。

  4. TAPPI T 649 om-21 Tack of Printing Inks by the Inkometer 美国制浆造纸工业技术协会标准,适用于出版印刷油墨的粘性快速检测。

检测方法及仪器

  1. 旋转粘度计法

    • 原理:通过电机驱动转子在油墨中旋转,测量维持恒定转速所需的扭矩,计算动态粘度(单位:mPa·s)。
    • 仪器:布鲁克菲尔德(Brookfield)RV系列、哈克(HAAKE)RheoStress系列。
    • 步骤:恒温25℃下校准仪器→选择适配转子→加载样品→读取稳定扭矩值→计算粘度。
  2. 粘性仪测试法

    • 原理:模拟印刷辊间的油墨分离过程,通过压力传感器记录分离力峰值。
    • 仪器:IGT Tack Tester、Prufbau Ink Tackmeter。
    • 步骤:涂布油墨于测试辊→设定压力与转速→启动仪器→记录分离力曲线→计算粘性值(单位:N/m²)。
  3. 流变分析法

    • 原理:利用振荡剪切模式,分析油墨的粘弹性响应,绘制储能模量(G')与损耗模量(G'')曲线。
    • 仪器:TA Instruments AR系列、马尔文(Malvern)Kinexus流变仪。
    • 步骤:设定温度与频率扫描范围→加载样品→执行频率扫描→拟合粘弹性参数。

结语

油墨粘性检测技术的科学应用,不仅能够提升印刷效率与产品良率,还可推动油墨配方的环保化与高性能化发展。随着印刷行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高精度粘性检测设备与自动化数据分析系统的结合,将进一步实现对油墨性能的实时监控与工艺优化,为印刷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复制
导出
重新生成
分享
TAG标签:

本文网址:https://www.yjsliu.comhttps://www.yjsliu.com/huazhuangpinjiance/26876.html

我们的实力 我们的实力 我们的实力 我们的实力 我们的实力 我们的实力 我们的实力 我们的实力 我们的实力 我们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