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析研究所检测中心
400-635-0567
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
公司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航丰路8号院1号楼1层121[可寄样]
投诉建议:
010-82491398
报告问题解答:
010-8646-0567
检测领域:
成分分析,配方还原,食品检测,药品检测,化妆品检测,环境检测,性能检测,耐热性检测,安全性能检测,水质检测,气体检测,工业问题诊断,未知成分分析,塑料检测,橡胶检测,金属元素检测,矿石检测,有毒有害检测,土壤检测,msds报告编写等。
发布时间:2025-08-13
关键词:中药复方协同抑菌指数计算测试仪器,中药复方协同抑菌指数计算项目报价,中药复方协同抑菌指数计算测试方法
浏览次数:
来源: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
因业务调整,部分个人测试暂不接受委托,望见谅。
协同抑菌指数(FIC):评价中药复方中各成分联合抑菌的相互作用,计算方法为各成分单独MIC与联合MIC的比值之和,判定标准为FIC≤0.5为协同,0.5
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中药单成分及复方对目标微生物的最低抑制生长浓度,采用肉汤稀释法或琼脂稀释法,结果以mg/mL或μg/mL表示,浓度梯度≥5个。
最低杀菌浓度(MBC):判定中药复方对微生物的最低杀菌浓度,为MIC测定后将无生长的培养物转接至新鲜培养基,观察是否有菌生长,MBC/MIC比值≤4为杀菌剂,>4为抑菌剂。
联合抑菌率:测定不同浓度组合的中药复方对微生物的抑制率,采用平板计数法或比浊法,计算公式为(空白组菌数-试验组菌数)/空白组菌数×100%,精度要求±5%。
时间-杀菌曲线:绘制中药复方在不同时间点的杀菌效果曲线,记录0、2、4、6、8、12、24小时的菌数变化,评价杀菌速度及持续效果,时间分辨率1小时。
成分相互作用类型判定:通过棋盘稀释法测定各成分联合后的MIC,计算FIC指数,判定协同、相加、无关或拮抗作用,试验重复次数≥3次。
抑菌谱测定:测试中药复方对革兰阳性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革兰阴性菌(如大肠杆菌ATCC25922)、真菌(如白色念珠菌ATCC10231)等不同微生物的抑制效果,覆盖至少5种常见致病微生物。
浓度-效应曲线:绘制中药复方浓度与抑菌率的关系曲线,采用非线性回归分析拟合,计算半数有效浓度(EC50),拟合度R²≥0.95,浓度范围0.1~100mg/mL。
协同作用强度分级:根据FIC指数将协同作用分为强协同(FIC≤0.25)、中度协同(0.25
稳定性影响评价:测定中药复方在不同储存条件(如25℃/60%RH、4℃冷藏)下的协同抑菌指数变化,观察6个月内FIC指数的波动范围,要求变异系数≤10%,样品保存方式符合药品/化妆品储存规范。
中药复方汤剂:如清热解毒汤、健脾利湿汤等传统中药汤剂,评价其对肠道致病菌、呼吸道致病菌的协同抑菌效果。
中药复方颗粒剂:如感冒清热颗粒、蒲地蓝消炎颗粒等现代化中药颗粒,检测其对常见感冒病毒合并细菌感染的协同抑制作用。
中药复方提取物:如金银花-黄芩复方提取物、黄芪-当归复方提取物等,用于化妆品、食品防腐剂的协同抗菌活性评价。
中药复方注射液:如清开灵注射液、参麦注射液等中药注射剂,检测其对 bloodstream infections 病原微生物的协同抑制作用。
中药复方软膏剂:如黄连膏、如意金黄膏等外用软膏,评价其对皮肤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的协同抑菌效果。
中药复方栓剂:如野菊花栓、苦参栓等妇科栓剂,检测其对阴道致病菌(如白色念珠菌、滴虫)的协同抑制作用。
中药复方气雾剂:如复方丹参气雾剂、云南白药气雾剂等,评价其对呼吸道致病菌(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的协同抑菌效果。
中药复方饲料添加剂:如黄芪多糖-杜仲叶复方添加剂、大蒜素-金银花复方添加剂等,检测其对畜禽肠道致病菌(如 Salmonella、E.coli)的协同抑菌作用。
中药复方化妆品:如含有金银花-甘草提取物的护肤品、苦参-蛇床子复方洁面乳等,评价其对皮肤表面微生物(如痤疮丙酸杆菌、马拉色菌)的协同抑制效果。
中药复方食品:如加有茯苓-薏米复方的功能性食品、枸杞-菊花复方饮料等,检测其对食品中腐败微生物(如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的协同抑菌作用。
GB/T 20786-2006 中药饮片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用于样品微生物限度预处理)
ISO 20776-1:2006 临床实验室检测细菌对抗菌剂的敏感性试验方法(用于MIC、FIC指数计算)
中国药典2020年版 四部 通则1105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用于中药复方制剂的微生物污染控制)
ASTM E2315-03(2018) 肉汤稀释法测定抗菌剂最低抑菌浓度的标准试验方法(用于MIC测定的操作规范)
ISO 13727:2017 化妆品 抗菌活性评价(用于中药复方化妆品的协同抑菌效果评价)
GB/T 31604.28-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抗菌性能测试方法(用于食品接触类中药复方的抗菌检测)
ASTM E1052-08(2013) 琼脂稀释法测定抗菌剂最低抑菌浓度的标准试验方法(用于固体培养基的MIC测定)
中国药典2020年版 一部 中药复方制剂通则(用于中药复方制剂的药效评价要求)
ISO 22716:2007 化妆品 良好生产规范(GMP)(用于中药复方化妆品样品的制备规范)
GB/T 16886.5-2017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5部分:体外细胞毒性试验(用于中药复方医疗器械的细胞水平抑菌效果评价)
微生物培养箱:用于微生物的恒温培养,提供37℃±0.5℃、湿度≥90%的环境,保证试验菌的正常生长,是MIC、MBC测定的基础设备。
酶标仪:通过比浊法测定培养液的光密度值(OD600),量化微生物生长情况,用于联合抑菌率、时间-杀菌曲线的测定,检测波长400~700nm,精度±1%。
生物安全柜:用于处理致病性微生物样品,防止交叉污染,符合ISO 14644-1 Class II标准,是抑菌谱、协同作用判定等试验的必要设备。
电子天平:用于准确称量中药复方成分及培养基原料,称量范围0.1mg~200g,精度0.1mg,保证试验浓度的准确性。
恒温振荡器:用于中药复方与微生物的混合培养,振荡频率150rpm±10rpm,温度37℃±0.5℃,保证成分均匀接触,是联合抑菌试验的关键设备。
菌落计数器:通过图像识别技术自动计数平板上的菌落数量,计数范围0~300CFU/平板,误差≤5%,用于平板计数法测定微生物数量。
超净工作台:提供局部100级洁净环境,用于制备无菌样品和培养基,防止杂菌污染,是MIC、MBC等试验的前置设备。
高压蒸汽灭菌器:用于培养基、器材的灭菌,温度121℃±1℃,压力103kPa±5kPa,时间20分钟±1分钟,杀灭所有微生物(包括芽孢)。
移液器:用于准确移取培养液、中药复方溶液等液体,移液范围1μL~10mL,精度±2%,保证试验浓度的一致性。
低温冰箱:用于保存中药复方样品和试验菌菌株,温度-20℃±1℃(短期)或-80℃±1℃(长期),防止样品变质或菌株退化。
1、咨询:提品资料(说明书、规格书等)
2、确认检测用途及项目要求
3、填写检测申请表(含公司信息及产品必要信息)
4、按要求寄送样品(部分可上门取样/检测)
5、收到样品,安排费用后进行样品检测
6、检测出相关数据,编写报告草件,确认信息是否无误
7、确认完毕后出具报告正式件
8、寄送报告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