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析研究所检测中心
400-635-0567
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
公司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航丰路8号院1号楼1层121[可寄样]
投诉建议:
010-82491398
报告问题解答:
010-8646-0567
检测领域:
成分分析,配方还原,食品检测,药品检测,化妆品检测,环境检测,性能检测,耐热性检测,安全性能检测,水质检测,气体检测,工业问题诊断,未知成分分析,塑料检测,橡胶检测,金属元素检测,矿石检测,有毒有害检测,土壤检测,msds报告编写等。
发布时间:2025-08-07
关键词:美白产品抗衰老测试标准,美白产品抗衰老测试案例,美白产品抗衰老测试范围
浏览次数:
来源: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
因业务调整,部分个人测试暂不接受委托,望见谅。
黑色素抑制率:评估产品成分对黑色素细胞合成黑色素的抑制能力,检测范围0~100%,精度2%。
胶原蛋白合成促进率:测定产品对皮肤成纤维细胞胶原蛋白分泌的促进作用,检测范围0~200%,采用ELISA法,最低检测限1ng/mL。
抗氧化能力(DPPH法):评价产品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检测波长517nm,抑制率范围0~100%,重复性误差≤3%。
皮肤水分保持率:测量使用产品后皮肤角质层水分含量的变化,采用Corneometer仪,测试时间为使用后0.5h、2h、6h,精度1AU。
皱纹深度减少率:通过三维皮肤成像技术评估皱纹深度的变化,检测范围0~50%,分辨率0.01mm。
弹性蛋白含量变化:测定皮肤组织中弹性蛋白的含量变化,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下限50pg/mL。
酪氨酸酶活性抑制率:验证产品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效果,反应体系为37℃、pH6.8,检测范围0~100%,批间差≤5%。
皮肤红血丝改善率:评估产品对皮肤毛细血管扩张的改善作用,采用皮肤镜成像,检测范围0~40%,精度1%。
透明质酸含量增加率:测定皮肤中透明质酸的含量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限0.1μg/mL,回收率90%~110%。
细胞抗氧化活性(CAA法):评估产品对细胞内氧化应激的抑制能力,检测范围0~100μmolTrolox当量/g,重复性RSD≤4%。
美白祛斑类护肤品:包括美白面霜、祛斑精华液、美白面膜等产品,评估其抗衰老及美白功效。
抗皱紧致类护肤品:如抗皱乳液、紧致精华、皱纹修复霜等,检测其对皮肤皱纹及弹性的改善作用。
美白抗衰老套装:包含洁面、爽肤水、乳液、精华等组合产品,综合评估整套产品的协同功效。
天然植物提取物美白产品:以植物提取物(如维生素C衍生物、熊果苷、虾青素等)为主要成分的产品,检测其成分有效性及安全性。
医学护肤品(药妆):具有美白抗衰老功效的医学护肤品,评估其临床有效性及皮肤相容性。
美白抗衰老面膜:包括贴片式、膏状、冻干粉面膜等,检测其对皮肤水分、皱纹及黑色素的影响。
眼部美白抗皱产品:如眼部精华、眼霜等,针对眼部皮肤薄、易产生皱纹的特点,评估其抗衰老功效。
防晒美白抗衰老产品:结合防晒功能的美白抗衰老产品,检测其防晒指数(SPF/PA)及抗衰老成分的稳定性。
口服美白抗衰老产品:如美白丸、抗衰老口服液等,检测其成分吸收效率及对皮肤生理指标的影响(需符合食品检测标准)。
美白抗衰老原液:高浓度精华原液产品,检测其成分纯度、有效性及潜在刺激性。
GB/T35916-2018《化妆品美白功效评价方法》:规定了化妆品美白功效的评价原则、试验方法及结果判定。
ISO10993-10:2010《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0部分:刺激与皮肤致敏试验》:用于评估产品对皮肤的刺激性及致敏性。
ASTME1980-17《JianCeGuideforConductingCycleTestingofCosmeticsforAnti-AgingEffects》:指导化妆品抗衰老功效的循环测试方法。
GB/T29665-2013《护肤品保湿功效评价指南》:用于评估产品的皮肤水分保持能力。
ISO24442:2011《Cosmetics-Guidelinesfortheevaluationofanti-wrinkleefficacy》:化妆品抗皱功效评价指南。
GB5009.1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用于检测产品中铅的含量,评估安全性。
ASTMD4945-18《JianCeTestMethodforMelaninContentinSkin》:皮肤黑色素含量的测试方法。
GB/T16886.10-2017《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0部分:刺激与皮肤致敏试验》:与ISO10993-10一致,用于皮肤刺激及致敏性测试。
ISO13485:2016《Medicaldevices-Qualitymanagementsystems-Requirementsforregulatorypurposes》: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确保检测过程的规范性。
GB/T37625-2019《化妆品中10种美白成分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规定了化妆品中10种常见美白成分的测定方法。
三维皮肤成像系统:采用多光谱成像技术,可捕捉皮肤表面的三维结构及色素分布,用于测量皱纹深度、黑色素分布等指标,分辨率0.01mm,成像范围10mm10mm。
皮肤水分测试仪(Corneometer):通过电容法测量皮肤角质层的水分含量,用于评估产品的保湿功效,测量范围0~150AU,精度1AU,测试时间≤1秒。
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配备紫外检测器,用于分离和测定产品中美白成分(如维生素C衍生物、熊果苷)的含量,检测限0.1μg/mL,柱温控制范围20~60℃,流速0.1~5mL/min。
酶标仪(MicroplateReader):用于ELISA法检测胶原蛋白、弹性蛋白等生物标志物的含量,波长范围400~750nm,检测精度1%,可同时处理96个样本。
皮肤弹性测试仪(Cutometer):通过负压吸引法测量皮肤的弹性和紧实度,用于评估产品的抗皱紧致功效,测量范围0~10mm,精度0.01mm,可记录皮肤的拉伸及恢复时间。
原子吸收光谱仪:用于检测产品中重金属(如铅、汞、砷)的含量,评估安全性,检测限0.01mg/kg,线性范围0~5mg/L,重复性RSD≤2%。
自由基分析仪:采用电子自旋共振(ESR)技术,检测产品清除自由基的能力,用于评估抗氧化功效,检测范围0~100%抑制率,分辨率0.1%,反应时间≤5分钟。
1、咨询:提品资料(说明书、规格书等)
2、确认检测用途及项目要求
3、填写检测申请表(含公司信息及产品必要信息)
4、按要求寄送样品(部分可上门取样/检测)
5、收到样品,安排费用后进行样品检测
6、检测出相关数据,编写报告草件,确认信息是否无误
7、确认完毕后出具报告正式件
8、寄送报告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