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析研究所检测中心
400-635-0567
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
公司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航丰路8号院1号楼1层121[可寄样]
投诉建议:
010-82491398
报告问题解答:
010-8646-0567
检测领域:
成分分析,配方还原,食品检测,药品检测,化妆品检测,环境检测,性能检测,耐热性检测,安全性能检测,水质检测,气体检测,工业问题诊断,未知成分分析,塑料检测,橡胶检测,金属元素检测,矿石检测,有毒有害检测,土壤检测,msds报告编写等。
发布时间:2025-07-04
关键词:茶叶特定成分测试仪器,茶叶特定成分测试标准,茶叶特定成分测试机构
浏览次数:
来源: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
因业务调整,部分个人测试暂不接受委托,望见谅。
茶多酚总量测定:福林酚比色法检测,范围0.1-800mg/g,精度±2%
儿茶素组分分析:HPLC-UV分离表没食子儿茶素等6种单体,检出限0.05μg/mL
咖啡碱含量检测:紫外分光光度法318nm测定,线性范围0.01-1.0mg/mL
茶氨酸定量:茚三酮柱后衍生法,保留时间8.3min,RSD<1.5%
重金属铅检测: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检测限0.003mg/kg,回收率92-105%
铬元素分析:微波消解-ICP-MS测定,质量数52amu,定量限0.005mg/kg
吡虫啉农残检测:GC-ECD分析,最小检测量0.01mg/kg,色谱柱DB-35ms
啶虫脒残留:LC-MS/MS多反应监测,定量离子m/z 209.1>126.1
水分含量测定:105℃恒重法,恒温精度±0.5℃,取样量5.0g
水浸出物检测:沸水浴浸提法,提取温度100℃,时间45min
茶黄素组分:Sephadex LH-20分离,检测波长380nm
微生物总数:平板计数法,培养温度30±1℃,时间72h
绿茶类:龙井/碧螺春等未发酵茶,重点检测儿茶素组分及叶绿素含量
红茶类:祁红/滇红等全发酵茶,检测茶黄素/茶红素比值及TF/TR组分
乌龙茶类:铁观音/大红袍等半发酵茶,分析醚浸出物及香气组分
黑茶类:普洱茶/六堡茶等后发酵茶,监控赭曲霉毒素A及冠突散囊菌
白茶类:白毫银针/寿眉等微发酵茶,测定黄酮苷及水溶性糖
黄茶类:君山银针等闷黄茶,检测闷堆过程微生物种群动态
花草调配茶:玫瑰红茶等复合产品,筛查苯甲酸等添加剂限量
紧压茶制品:茶饼/茶砖类,检测成型剂残留及水分分布
速溶茶粉:喷雾干燥产品,监控丙烯酰胺生成量及溶解度
茶饮料成品:即饮型液体,检测防腐剂山梨酸钾及糖精钠
茶多酚提取物:功能性原料,测定EGCG纯度及溶剂残留
茶园土壤基质:种植环境本底,分析有机氯农药半衰期
ISO 3103:2019 茶汤制备标准冲泡方法
GB/T 8313-2018 茶叶中茶多酚和儿茶素类检测方法
ISO 10727:2002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咖啡因含量
GB 5009.268-2016 食品中多元素ICP-MS测定
SN/T 1117-2008 进出口茶叶中吡虫啉残留GC检测
GB 23200.121-2021 植物源性食品中331种农残LC-MS/MS筛查
ISO 1573:1980 茶叶103℃质量损失法测定水分
GB/T 8305-2013 茶水浸出物测定
AOAC 999.10 茶制品中赭曲霉毒素免疫亲和柱净化法
GB 4789.2-2016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ISO 14502-1:2005 绿茶提取物特征组分测定
GB/T 18798.3-2008 固态速溶茶总灰分测定
EN 14122:2014 食品中维生素B1含量测定
GB 31604.8-2021 食品接触材料迁移量测试
ISO 11286:2004 茶叶分类分级规范
超高效液相色谱仪:配备PDA检测器,分离儿茶素等热敏性组分,理论塔板数>20000
三重四极杆质谱仪:多反应监测模式,实现0.01mg/kg级农残定量,扫描速度10000Da/s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检测重金属元素,质量分辨率0.7amu,动态线性范围9个数量级
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茚三酮柱后衍生系统,精确测定茶氨酸等21种氨基酸组分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固相微萃取进样,分析芳樟醇等挥发性香气物质,检出限0.1μg/kg
微波消解系统:密闭罐酸解样品,温度控制精度±1℃,支持40位高通量处理
全波段分光光度计:双光束设计,波长范围190-1100nm,用于茶色素快速定量
恒温恒湿培养箱:微生物检测专用,温度均匀性±0.5℃,湿度控制范围50-95%RH
1、咨询:提品资料(说明书、规格书等)
2、确认检测用途及项目要求
3、填写检测申请表(含公司信息及产品必要信息)
4、按要求寄送样品(部分可上门取样/检测)
5、收到样品,安排费用后进行样品检测
6、检测出相关数据,编写报告草件,确认信息是否无误
7、确认完毕后出具报告正式件
8、寄送报告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