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业务调整,部分个人测试暂不接受委托,望见谅。
检测项目
静态拉伸疲劳、动态压缩疲劳、三点弯曲疲劳、四点弯曲疲劳、层间剪切疲劳、面内剪切疲劳、缺口敏感度测试、裂纹扩展速率测定、应力松弛测试、蠕变-疲劳交互试验、温度循环疲劳、湿热老化疲劳、盐雾腐蚀疲劳、紫外老化疲劳、振动疲劳试验、冲击-疲劳复合试验、多轴加载疲劳、应变控制疲劳、应力控制疲劳、能量耗散分析、残余强度测试、损伤累积评估、微观裂纹观测、界面脱粘监测、纤维断裂统计、基体开裂分析、动态热机械分析(DMA)、声发射监测、红外热成像检测、数字图像相关(DIC)应变场测量
检测范围
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层压板、玻璃纤维聚酯复合材料构件、芳纶纤维/酚醛树脂防弹板材、陶瓷基复合材料涡轮叶片、金属层合板航空结构件、风电叶片玻璃钢蒙皮、汽车碳纤维传动轴、轨道交通用蜂窝夹芯板、船舶复合材料桅杆、压力容器缠绕壳体、体育器材碳纤维车架、桥梁加固用CFRP片材、管道修复复合材料衬里、储氢罐塑料内胆增强层、电子封装用导热复合材料、医用高分子骨修复支架、无人机复合材料机翼、航天器隔热罩陶瓷基复合材料、锂电池隔膜涂层材料、建筑用GFRP筋材、声学阻尼复合材料板件、电磁屏蔽功能复合材料、摩擦材料制动片基体、海洋平台复合材料护栏、核电站绝缘复合材料部件、光伏支架FRP型材、机器人碳纤维机械臂、高铁受电弓碳滑板、3D打印连续纤维增强件
检测方法
1.静态拉伸疲劳测试(ASTMD3479):通过恒定幅值轴向载荷模拟长期服役应力状态2.阶梯加载法(ISO13003):分阶段增加应力水平测定S-N曲线拐点3.数字图像相关技术(ASTME2448):全场应变测量分析损伤演化过程4.声发射监测(ASTME1106):捕捉材料内部微裂纹产生的弹性波信号5.扫描电镜原位观测(GB/T38823):实时记录微观结构损伤形貌变化6.动态热机械分析(ISO6721-11):测定温度/频率对材料动态模量的影响7.红外热像法(ISO18251):通过表面温度场变化识别损伤区域8.X射线断层扫描(ASTME1570):三维重构内部缺陷分布特征9.振动台试验(IEC60068-2-6):模拟实际工况下的宽频振动环境10.加速老化试验(SAEJ2527):结合温湿度循环加速材料性能退化
检测标准
1.ASTMD3479/D3479M-19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拉伸疲劳试验方法2.ISO13003:2003纤维增强塑料-疲劳性能测定通则3.GB/T35465.4-2020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疲劳试验第4部分:压缩载荷4.EN6034:2015航空航天系列-碳纤维增强塑料层压板弯曲疲劳试验5.JISK7083-2012碳纤维增强塑料的反复拉伸疲劳试验方法6.ASTME647-15e1测量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的标准试验方法7.ISO12108:2018金属材料-疲劳试验-裂纹扩展方法8.GB/T38823-2020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蠕变-疲劳交互作用试验规程9.MIL-STD-810H环境工程考虑与实验室试验方法10.DINEN23725:1991纤维增强塑料复合材料的振动疲劳试验
检测仪器
1.万能材料试验机:配备液压伺服系统实现250kN动态加载能力2.高频振动台系统:最大加速度30g,频率范围5-3000Hz3.多轴加载试验机:可同步施加拉/压/扭复合载荷4.环境箱:温控范围-70℃~+350℃,湿度控制精度3%RH5.激光位移传感器:非接触式测量精度达0.1μm6.X射线显微CT:空间分辨率≤1μm的三维成像系统7.高速红外热像仪:帧频1000Hz以上,NETD<20mK8.声发射采集系统:16通道同步采集,频率范围20kHz-1MHz9.数字图像相关系统:500万像素双相机三维应变测量装置10.动态热机械分析仪:温度扫描速率0.1~20℃/min
检测流程
1、咨询:提品资料(说明书、规格书等)
2、确认检测用途及项目要求
3、填写检测申请表(含公司信息及产品必要信息)
4、按要求寄送样品(部分可上门取样/检测)
5、收到样品,安排费用后进行样品检测
6、检测出相关数据,编写报告草件,确认信息是否无误
7、确认完毕后出具报告正式件
8、寄送报告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