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业务调整,部分个人测试暂不接受委托,望见谅。
检测项目
弹性模量测定、残余变形量测、回弹率计算、荷载分级施加精度验证、位移传感器校准、应变片粘贴质量检验、数据采集频率设定、环境温度补偿修正、轴向力均匀性评估、侧向约束条件核查、时间-位移曲线分析、应力松弛系数测定、蠕变效应修正、桩身完整性判别、裂缝发展监测、界面滑移量记录、动态回弹模量测试、能量耗散比计算、滞回曲线特征提取、刚度退化评估、塑性变形累积量统计、荷载保持时间控制、卸载速率影响分析、传感器非线性误差校正、数据滤波处理验证、基准点稳定性监测、多点位移同步采集、三维变形场重构、土体反力分布模拟、长期变形预测模型验证
检测范围
混凝土预制桩、预应力管桩、钻孔灌注桩、旋挖成孔桩、钢管桩、H型钢桩、微型桩群、复合地基增强体桩、抗拔锚杆桩、桥梁承台桩基高层建筑核心筒桩筏基础码头栈桥管桩输变电塔基斜桩港口沉箱基础桩铁路路基加固桩水利防渗墙支护桩矿山支护抗滑桩地铁隧道管片连接桩海上风电单桩基础历史建筑加固树根桩液化地层处理碎石桩冻土区热棒桩膨胀土地区扩底桩岩溶地质嵌岩桩软土地基水泥搅拌桩湿陷性黄土挤密桩装配式建筑连接节点桩
检测方法
低应变反射波法(采用瞬态冲击激发应力波传播特性分析桩身完整性)、静载试验法(通过分级加载测量荷载-沉降曲线确定极限承载力)、超声波透射法(利用跨孔声波传播速度判断混凝土均匀性)、高应变动力测试法(通过重锤冲击实测力-速度曲线推算承载力)、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布设光纤网络实现全断面应变场监测)、数字图像相关法(DIC技术非接触式测量表面位移场)、振弦式传感器组网监测(长期观测应力松弛与蠕变效应)、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取卸载后整体形态变化数据)、电阻应变片阵列(多点位同步采集局部应变分布)、压力盒组布置(测定桩端及侧壁土体反力分布)
检测标准
GB50007-20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JGJ106-2014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TJ249-2017港口工程基桩静载荷试验规程ASTMD5882-16StandardTestMethodforLowStrainImpactIntegrityTestingofDeepFoundationsISO22477-5:2018Geotechnicalinvestigationandtesting-Testingofgeotechnicalstructures-Part5:TestingofanchoragesBSEN1536:2010Executionofspecialgeotechnicalwork-BoredpilesTB10218-2019铁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DL/T5024-2005电力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范CECS22:2005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JTG/TF81-01-2020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范
检测仪器
电动液压千斤顶系统(提供0.5%-120%设计荷载的精准加载控制)、激光位移传感器(实现0.01mm级非接触式位移测量)、振弦式读数仪(长期监测频率变化推算应力值)、动态信号采集系统(支持200kHz采样率的多通道同步采集)、分布式光纤解调仪(实现每米5个测点的空间分辨率)、超声波发射接收一体机(工作频率范围50kHz-200kHz)、高精度倾角仪(测量加载过程中的姿态偏转量)、红外热像仪(探测混凝土内部缺陷引起的温度场异常)、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适用于复杂场地的远程监测)、三维光学测量系统(配合标靶点实现全场变形重构)、孔隙水压力计(同步监测土体固结效应影响)、声发射监测装置(捕捉材料微破裂产生的弹性波信号)
检测流程
1、咨询:提品资料(说明书、规格书等)
2、确认检测用途及项目要求
3、填写检测申请表(含公司信息及产品必要信息)
4、按要求寄送样品(部分可上门取样/检测)
5、收到样品,安排费用后进行样品检测
6、检测出相关数据,编写报告草件,确认信息是否无误
7、确认完毕后出具报告正式件
8、寄送报告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