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析研究所检测中心
400-635-0567
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
公司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航丰路8号院1号楼1层121[可寄样]
投诉建议:
010-82491398
报告问题解答:
010-8646-0567
检测领域:
成分分析,配方还原,食品检测,药品检测,化妆品检测,环境检测,性能检测,耐热性检测,安全性能检测,水质检测,气体检测,工业问题诊断,未知成分分析,塑料检测,橡胶检测,金属元素检测,矿石检测,有毒有害检测,土壤检测,msds报告编写等。
发布时间:2025-04-18
关键词:冷库板BS476-7阻燃测试检测机构,冷库板BS476-7阻燃测试试验仪器,冷库板BS476-7阻燃测试检测案例
浏览次数:
来源: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
因业务调整,部分个人测试暂不接受委托,望见谅。
BS476-7标准针对建筑材料的表面火焰传播性能设定具体检测指标:
火焰传播指数(Spread of Flame Index):量化火焰沿材料表面扩散的速度与范围
表面燃烧特性:记录材料受火后的炭化深度、熔滴现象及烟雾生成特征
燃烧持续时间:测定明火移除后材料自持燃烧的时间长度
临界辐射通量:确定引发持续燃烧所需的最小热辐射强度
温度梯度分布:监测试样背火面温度变化及热传导特性
本测试适用于各类冷库建筑用隔热板材的质量控制:
材质类型:聚氨酯(PUR/PIR)、聚苯乙烯(EPS/XPS)、岩棉复合板等
结构形式:单层均质板材、多层复合结构板材
应用场景:食品冷链仓储、医药低温库房、工业防爆冷库等特殊环境
表面处理:裸板基材、金属覆面层、防火涂层改性板材
厚度规格:50-300mm常规厚度范围内的各类保温板材
依据BS476-7:1997标准执行分级测试程序:
裁取6组305mm×230mm标准试样,包含纵向/横向各3组试件。试样边缘经防火密封处理并恒温恒湿预处理48小时。
采用标准硅碳棒辐射装置构建10-45kW/m²线性热流梯度场,使用热流计多点校准辐射强度分布。
火焰施加程序 在试样表面施加(20±2)mm高度的丙烷扩散火焰持续10分钟,火源距试样前沿50mm并与表面呈45°夹角。
通过红外热像仪记录火焰前锋移动轨迹,计算前3分钟内的最大传播距离与平均扩展速率。
根据火焰传播指数分为Class 1(≤12)、Class 2(13-24)、Class 3(25-36)、Class 4(≥37)四个防火等级。
包含6支独立控温的硅碳棒加热单元(单支功率≥3kW),配备水冷式反射镜组。
带激光定位的自动位移平台(精度±0.1mm),集成火焰高度调节机构。
水冷式Gardon型热流传感器(量程0-50kW/m²),响应时间≤1s。
配备近红外滤光片的4K高速摄像机(帧率≥120fps),同步记录可见光与热辐射图像。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实时监测CO/CO₂浓度及烟气毒性参数。
32通道同步采集单元(采样率≥1kHz),集成ASTM E1354标准算法软件包。
1、咨询:提品资料(说明书、规格书等)
2、确认检测用途及项目要求
3、填写检测申请表(含公司信息及产品必要信息)
4、按要求寄送样品(部分可上门取样/检测)
5、收到样品,安排费用后进行样品检测
6、检测出相关数据,编写报告草件,确认信息是否无误
7、确认完毕后出具报告正式件
8、寄送报告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