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析研究所检测中心
400-635-0567
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
公司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航丰路8号院1号楼1层121[可寄样]
投诉建议:
010-82491398
报告问题解答:
010-8646-0567
检测领域:
成分分析,配方还原,食品检测,药品检测,化妆品检测,环境检测,性能检测,耐热性检测,安全性能检测,水质检测,气体检测,工业问题诊断,未知成分分析,塑料检测,橡胶检测,金属元素检测,矿石检测,有毒有害检测,土壤检测,msds报告编写等。
发布时间:2025-04-21
关键词:油品含氮化合物检测
浏览次数:
来源: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
因业务调整,部分个人测试暂不接受委托,望见谅。
油品中的含氮化合物是石油炼制、润滑油生产及生物燃料加工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类杂质。这些化合物主要包括胺类、吡啶类、喹啉类等有机物,其存在可能对油品质量、设备运行及环境保护产生负面影响。例如,含氮化合物会导致催化剂中毒,影响油品精制效率;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可能加速设备腐蚀;此外,燃烧后生成的氮氧化物(NOx)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因此,精准检测油品中的含氮化合物含量,对优化生产工艺、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环保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总氮含量检测 总氮含量是衡量油品中所有含氮化合物总量的关键指标,涵盖碱性氮(如胺类)和非碱性氮(如吡咯类)。检测总氮含量可全面评估油品的精制程度及潜在污染风险。
碱性氮化合物检测 碱性氮化合物主要指能与酸反应的含氮物质(如吡啶、喹啉等),其含量过高可能引发催化剂失活或加速油品氧化,需单独检测以指导脱氮工艺优化。
非碱性氮化合物检测 非碱性氮化合物(如吡咯、吲哚等)虽不直接与酸反应,但其氧化产物可能影响油品稳定性,需通过特定方法进行分离和定量。
特定氮化合物形态分析 针对特定工艺需求,还需对油品中不同氮化合物种类(如脂肪胺、芳香胺等)进行形态分析,以解析污染来源或优化添加剂配方。
含氮化合物检测技术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
ASTM D4629-17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Trace Nitrogen in Liquid Petroleum Hydrocarbons by Syringe/Inlet Oxidative Combustion and Chemiluminescence Detection 该标准规定了化学发光法测定轻质油品中痕量氮含量的方法,适用于汽油、航空燃料等样品。
SH/T 0162-1992 石油产品中碱性氮测定法 中国石化行业标准,采用电位滴定法检测油品中的碱性氮含量。
GB/T 17674-2021 原油中氮含量的测定 舟进样化学发光法 适用于原油及重质油品的总氮检测,通过高温燃烧结合化学发光法实现高灵敏度分析。
ISO 13320:2020 Petroleum products—Determination of nitrogen content—Chemiluminescence method 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的化学发光法氮含量检测标准,覆盖多种油品类型。
化学发光法(CLD)
紫外荧光法(UV-Fluorescence)
凯氏定氮法(Kjeldahl Method)
电位滴定法
针对不同油品特性,需进行针对性前处理:
油品含氮化合物检测技术是保障能源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随着环保法规趋严及分析技术进步,检测方法正朝着高灵敏度、自动化及在线监测方向发展。企业需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标准与方法,结合先进仪器与标准化操作,实现对含氮化合物的精准管控,推动油品质量提升与绿色生产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