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析研究所检测中心
400-635-0567
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
公司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航丰路8号院1号楼1层121[可寄样]
投诉建议:
010-82491398
报告问题解答:
010-8646-0567
检测领域:
成分分析,配方还原,食品检测,药品检测,化妆品检测,环境检测,性能检测,耐热性检测,安全性能检测,水质检测,气体检测,工业问题诊断,未知成分分析,塑料检测,橡胶检测,金属元素检测,矿石检测,有毒有害检测,土壤检测,msds报告编写等。
发布时间:2025-04-23
关键词:热收缩率测定
浏览次数:
来源: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
因业务调整,部分个人测试暂不接受委托,望见谅。
热收缩率是指材料在受热条件下因分子链段重排或内应力释放而发生尺寸变化的性能指标,通常以百分比形式表示。这一参数在材料科学、包装工业、纺织制造、电子元件封装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例如,塑料薄膜的热收缩率直接影响包装密封性,电缆护套的热收缩率关乎绝缘性能,而纺织品的热稳定性则决定其在高温环境下的使用寿命。通过测定热收缩率,企业能够优化生产工艺、保障产品质量,并满足不同应用场景对材料稳定性的要求。
热收缩率 热收缩率检测主要评估材料在特定温度和时间条件下的线性尺寸变化率,包括纵向(MD)和横向(TD)收缩率。测试时,材料样品被加热至预设温度并保持一定时间,随后冷却至室温,通过对比加热前后的尺寸差异计算收缩率。
热收缩力 部分检测项目还会关注材料在收缩过程中产生的力值,例如在电缆护套或热缩管应用中,过大的收缩力可能导致内部元件受损。该参数需借助力学传感器进行同步测量。
各向异性分析 针对薄膜或纤维类材料,需分析其在不同方向上的收缩差异,以评估材料结构的均匀性和加工工艺的稳定性。
热收缩率测定技术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
ASTM D2732-23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Unrestrained Linear Thermal Shrinkage of Plastic Film and Sheeting 该标准规定了塑料薄膜在自由状态下的热收缩率测试方法,适用于厚度≤0.25 mm的材料。
ISO 14616:2020 Plastics — Homopolymer and copolymer resins of vinyl chloride — Determination of thermal stability 国际标准中明确了对聚氯乙烯(PVC)材料热稳定性的测试要求,包含收缩率测定。
GB/T 13519-2016 包装用聚乙烯热收缩薄膜 中国国家标准针对PE热收缩膜的收缩性能、力学强度等指标提出了具体测试方法。
JIS Z 1712:2022 Testing methods for heat shrinkage of plastic films 日本工业标准详细规定了塑料薄膜热收缩率的测试条件和数据处理流程。
检测流程
关键仪器设备
特殊检测方案
测试条件标准化 不同材料的收缩行为对温度敏感性差异显著,需根据材料特性选择适宜的热处理参数。例如,PET薄膜通常在150℃下测试,而LDPE材料则需设定在90-110℃范围内。
各向异性控制 双向拉伸薄膜的纵横向收缩率差异需控制在5%以内,这对吹膜工艺的模头设计和拉伸比提出了严格要求。
智能化检测技术 随着机器视觉和AI算法的应用,新型检测设备可自动识别样品标记点、计算多维收缩率并生成三维形变云图,大幅提升检测效率(如德国Brückner公司的在线检测系统)。
绿色材料评估 生物基可降解材料(如PLA、PHA)的热收缩率测试成为研究热点,需开发适应其低温收缩特性的专用检测方法。
热收缩率测定作为材料性能评价的核心技术之一,其精确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产品质量控制与研发方向。随着新材料应用领域的拓展和检测技术的迭代升级,未来该领域将更加强调多参数耦合分析、在线实时监测以及环境友好性评估,为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提供更全面的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