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析研究所检测中心
400-635-0567
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
公司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航丰路8号院1号楼1层121[可寄样]
投诉建议:
010-82491398
报告问题解答:
010-8646-0567
检测领域:
成分分析,配方还原,食品检测,药品检测,化妆品检测,环境检测,性能检测,耐热性检测,安全性能检测,水质检测,气体检测,工业问题诊断,未知成分分析,塑料检测,橡胶检测,金属元素检测,矿石检测,有毒有害检测,土壤检测,msds报告编写等。
发布时间:2025-04-23
关键词:切变模量测定
浏览次数:
来源: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
因业务调整,部分个人测试暂不接受委托,望见谅。
切变模量(Shear Modulus),又称刚性模量,是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用于表征材料在剪切应力作用下抵抗形变的能力。其数值等于剪切应力与剪切应变的比值,通常用符号�G表示。切变模量是材料弹性性能的核心指标之一,与杨氏模量(Young's Modulus)和泊松比(Poisson's Ratio)共同构成材料的本构关系,广泛应用于工程设计、材料研发及质量控制等领域。准确测定切变模量,可为材料的选择、结构设计及失效分析提供关键数据支持。
切变模量的测定主要围绕材料的剪切变形行为展开,核心检测项目包括:
此外,部分检测需结合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以评估材料在实际工况下的性能稳定性。
切变模量检测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
切变模量测定需遵循国际或行业标准,以确保数据的可比性与可靠性,主要标准包括:
原理:通过扭转试验机对试样施加扭矩,测量其扭转角与扭矩的关系,结合试样几何参数计算剪切模量。 步骤:
仪器:
原理:利用共振频率法或超声波法,通过测量剪切波在材料中的传播速度或试样的固有频率,推导剪切模量。 步骤(以共振法为例):
仪器:
传统剪切模量测定方法的局限性在于难以表征非均质材料(如泡沫、多孔陶瓷)的局部性能。近年来,随着全场光学测量技术(如数字图像相关法DIC)和纳米压痕技术的发展,研究者已能在微观尺度上测定材料的局部剪切模量。此外,结合人工智能的数据处理算法,可显著提升复杂工况下模量预测的准确性。未来,标准化组织或将针对新兴材料和测试技术更新现有标准,推动检测技术的智能化与高效化。
切变模量测定是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基础性检测项目,其实验方法与标准体系已较为成熟。随着材料应用场景的复杂化,检测技术需进一步融合多学科手段,以满足高精度、高效率的工业需求。通过规范化的测试流程与先进的仪器设备,切变模量数据将继续为材料研发和工程实践提供核心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