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析研究所检测中心
400-635-0567
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
公司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航丰路8号院1号楼1层121[可寄样]
投诉建议:
010-82491398
报告问题解答:
010-8646-0567
检测领域:
成分分析,配方还原,食品检测,药品检测,化妆品检测,环境检测,性能检测,耐热性检测,安全性能检测,水质检测,气体检测,工业问题诊断,未知成分分析,塑料检测,橡胶检测,金属元素检测,矿石检测,有毒有害检测,土壤检测,msds报告编写等。
发布时间:2025-04-22
关键词:保暖性测试
浏览次数:
来源: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
因业务调整,部分个人测试暂不接受委托,望见谅。
在纺织、服装及家居用品领域,保暖性能是衡量产品功能性的核心指标之一。无论是冬季服装、户外装备,还是寝具、毯类制品,其保暖效果直接影响用户体验与市场竞争力。保暖性测试通过科学方法量化材料的隔热性能,为产品研发、质量控制和标准制定提供依据。随着消费者对功能性纺织品的需求提升,精准的保暖性检测技术已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热阻值(Thermal Resistance) 热阻值反映材料阻止热量传递的能力,单位为m²·K/W。数值越高,表明材料的隔热性能越强。该指标常用于评估服装、被褥等产品的静态保暖能力。
保温率(Thermal Retention Rate) 保温率指材料在特定时间内保留热量的百分比,通常通过模拟人体散热环境进行测试。该指标适用于动态使用场景,如运动服装或频繁开合的户外装备。
透气性(Air Permeability) 透气性与保暖性存在复杂关联。高透气性可能导致热量流失,但过度封闭则影响舒适性。测试时需平衡两者的关系,确保产品既保暖又透气。
湿度管理性能(Moisture Management) 材料对水蒸气的传递能力直接影响保暖效果。例如,汗液滞留会降低纤维隔热性,因此需测试吸湿排汗速率及蒸发阻力。
保暖性测试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
ISO 11092:2014 《纺织品 生理效应 稳态条件下热阻和湿阻的测定》 该标准采用“热板法”测定材料的热阻与湿阻,适用于平整织物的实验室测试。
ASTM D1518-2020 《纺织品热阻测试标准方法》 通过恒温热源与冷却系统模拟人体散热,适用于多层复合材料的隔热性能分析。
GB/T 35762-2017 《纺织品 保暖性能的检测和评价》 中国国家标准,结合热阻值与保温率综合评分,适用于成衣及家居用品的质量分级。
EN 342:2017 《防寒服装整体热阻测试方法》 欧盟标准,采用暖体假人模拟人体散热,全面评估服装系统的保暖性能。
热板法(Guarded Hot Plate)
暖体假人法(Thermal Manikin)
透气性测试
湿度管理测试
随着智能纺织品的兴起,保暖性测试技术正向多维度、动态化方向发展。例如:
保暖性测试作为连接材料科学与终端应用的关键环节,其精确性与可靠性直接决定产品的市场价值。通过标准化的检测流程与先进仪器,企业可有效优化产品设计、降低退货率并提升品牌声誉。未来,随着检测技术的智能化升级,个性化保暖解决方案的研发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