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
分析鉴定 / 研发检测 -- 综合性科研服务机构,助力企业研发,提高产品质量 -- 400-635-0567

中析研究所检测中心

400-635-0567

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

公司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航丰路8号院1号楼1层121[可寄样]

投诉建议:

010-82491398

报告问题解答:

010-8646-0567

检测领域:

成分分析,配方还原,食品检测,药品检测,化妆品检测,环境检测,性能检测,耐热性检测,安全性能检测,水质检测,气体检测,工业问题诊断,未知成分分析,塑料检测,橡胶检测,金属元素检测,矿石检测,有毒有害检测,土壤检测,msds报告编写等。

织物吸湿排汗性检测

发布时间:2025-04-22

关键词:织物吸湿排汗性检测

浏览次数:

来源: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

文章简介:

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可依据相应织物吸湿排汗性检测标准进行各种服务,亦可根据客户需求设计方案,为客户提供非标检测服务。检测费用需结合客户检测需求以及实验复杂程度进行报价。
点击咨询

因业务调整,部分个人测试暂不接受委托,望见谅。

织物吸湿排汗性检测技术与应用

简介

织物的吸湿排汗性能是衡量其功能性的一项重要指标,尤其在运动服装、户外装备、医疗纺织品及日常穿着领域备受关注。吸湿排汗性指织物能够快速吸收人体汗液,并通过蒸发或扩散的方式将其排出体外的能力,这一性能直接影响穿着的舒适性、卫生性及使用场景的适应性。随着消费者对功能性纺织品需求的增加,吸湿排汗性能的检测成为纺织行业质量控制与产品研发的关键环节。本文将围绕检测项目、适用范围、标准方法及仪器设备展开系统阐述。

检测项目及简介

织物吸湿排汗性能的检测通常涵盖以下核心项目:

  1. 吸水性测试 通过测量织物对液态水的吸收速率和吸收量,评估其吸湿能力。常用指标包括吸水时间、吸水高度或吸水率。
  2. 透湿性测试 模拟人体汗液蒸发过程,检测织物在特定温湿度条件下的水蒸气透过量(WVTR),反映其排汗效率。
  3. 快干性测试 测定织物在吸水后的干燥速率,通常以单位时间内的水分蒸发量或干燥时间作为评价依据。
  4. 芯吸效应测试 通过垂直或水平芯吸实验,分析织物纤维的毛细管作用强度,即液态水沿织物表面或内部的扩散能力。

这些项目综合反映了织物从吸湿到排汗的动态过程,为产品优化提供数据支持。

适用范围

吸湿排汗性能检测主要适用于以下领域:

  1. 运动与户外纺织品:如速干衣、登山服、瑜伽服等,需在高强度活动中保持干爽。
  2. 医疗与卫生材料:手术服、医用敷料等需具备快速吸湿和抑菌功能。
  3. 日常穿着织物:内衣、衬衫等贴身衣物需平衡吸湿性与透气性。
  4. 工业防护服:针对高温高湿环境,要求织物兼具防护性与排汗能力。 此外,检测还适用于新型纤维(如Coolmax、Modal)及后整理工艺(如亲水涂层、微孔结构设计)的性能验证。

检测参考标准

国内外针对吸湿排汗性的检测已形成多套标准化方法,主要包括:

  1. GB/T 21655.1-2008《纺织品 吸湿速干性的评定 第1部分:单项组合试验法》 中国国家标准,涵盖吸水率、蒸发速率等测试。
  2. ISO 18696:2006《纺织品 吸湿速干性能的测定》 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规定芯吸高度与蒸发速率的测试流程。
  3. AATCC 195-2019《液态水分管理性能测试》 美国纺织化学师与印染师协会标准,用于评价织物的液态水动态传递能力。
  4. JIS L 1096:2018《机织物及针织物吸水性试验方法》 日本工业标准,涉及沉降法、滴液法等吸水性测试。

检测方法及相关仪器

  1. 吸水性测试
  • 垂直芯吸法:将织物条垂直悬挂,下端浸入水中,测量30分钟内水分上升高度(单位:mm)。
  • 仪器:垂直法吸水测试仪(如SDL Atlas Wicking Tester)。
  1. 透湿性测试
  • 倒杯法:将织物覆盖于装有蒸馏水的透湿杯,置于恒温恒湿箱中,称重计算水蒸气损失量(g/m²·24h)。
  • 仪器:透湿杯(如YG601H型透湿仪)、恒温恒湿箱。
  1. 快干性测试
  • 蒸发法:将饱和吸水后的织物悬挂于标准环境中,每隔5分钟称重,计算干燥速率(%水分/分钟)。
  • 仪器:电子天平、恒温干燥箱。
  1. 液态水分管理测试(MMT)
  • 动态测试:使用多传感器模拟人体出汗,记录织物上下表面的吸湿、扩散与蒸发数据。
  • 仪器:MMT液态水分管理测试仪(如SDL Atlas Moisture Management Tester)。

结语

织物的吸湿排汗性检测是提升产品竞争力的核心技术环节。通过标准化测试,企业可精准定位材料性能短板,优化生产工艺,满足不同场景下的消费需求。未来,随着智能纺织品的发展,检测技术将进一步融合动态模拟与数字化分析,推动行业向更高功能性与舒适性迈进。


复制
导出
重新生成
分享
TAG标签:

本文网址:https://www.yjsliu.comhttps://www.yjsliu.com/keyanjiance/24399.html

我们的实力 我们的实力 我们的实力 我们的实力 我们的实力 我们的实力 我们的实力 我们的实力 我们的实力 我们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