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
分析鉴定 / 研发检测 -- 综合性科研服务机构,助力企业研发,提高产品质量 -- 400-635-0567

中析研究所检测中心

400-635-0567

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

公司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航丰路8号院1号楼1层121[可寄样]

投诉建议:

010-82491398

报告问题解答:

010-8646-0567

检测领域:

成分分析,配方还原,食品检测,药品检测,化妆品检测,环境检测,性能检测,耐热性检测,安全性能检测,水质检测,气体检测,工业问题诊断,未知成分分析,塑料检测,橡胶检测,金属元素检测,矿石检测,有毒有害检测,土壤检测,msds报告编写等。

排汗性检测

发布时间:2025-04-22

关键词:排汗性检测

浏览次数:

来源: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

文章简介:

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可依据相应排汗性检测标准进行各种服务,亦可根据客户需求设计方案,为客户提供非标检测服务。检测费用需结合客户检测需求以及实验复杂程度进行报价。
点击咨询

因业务调整,部分个人测试暂不接受委托,望见谅。

排汗性检测:原理、方法与应用

简介

排汗性检测是评估材料或产品在人体出汗状态下对水分的吸收、传递与蒸发能力的综合性测试。随着功能性纺织品、运动装备及医疗防护用品需求的增长,排汗性能已成为衡量产品舒适性与功能性的核心指标。通过科学检测,可优化材料设计、提升用户体验,并在工业领域保障产品性能的稳定性。

检测项目及简介

  1. 透湿性测试 通过测量材料单位面积的水蒸气透过量(WVTR),评估其允许汗液蒸发的能力。高透湿性材料能快速排出汗液蒸汽,避免闷热感。
  2. 吸湿速干性测试 检测材料对液态汗液的吸收速度与扩散能力,分为“单向导湿”与“双向导湿”两类,常用于运动服装的吸汗速干性能评价。
  3. 液态水分管理能力(MMT)测试 模拟汗液在材料表面的动态分布过程,分析其吸水速率、扩散面积及蒸发效率,适用于多层复合面料的功能评估。
  4. 蒸发速率测试 量化汗液在材料表面的蒸发速度,反映环境温湿度变化对排汗性能的影响,常用于极端气候下的装备研发。
  5. 耐久性测试 评估材料在多次洗涤、摩擦或化学处理后排汗性能的衰减程度,确保产品生命周期内的功能稳定性。

适用范围

排汗性检测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

  • 运动服装:如速干衣、压缩衣,需快速导出汗液以维持体温平衡。
  • 医疗防护用品:手术服、隔离服需兼顾防护性与透气性,避免医护人员热应激。
  • 户外装备:帐篷、睡袋的透气层需防止内部结露,提升露营舒适度。
  • 日常纺织品:内衣、床品通过优化排汗性减少潮湿引发的皮肤问题。
  • 工业材料:汽车座椅面料、工业滤布需控制湿气积聚,延长使用寿命。

检测参考标准

标准号 标准名称
ASTM E96 《材料透湿性标准测试方法》
AATCC 79 《纺织品吸湿性测试方法》
GB/T 21655.1-2008 《纺织品吸湿速干性能的测定 第1部分:单项组合试验法》
ISO 11092 《纺织品生理热阻与湿阻测试方法》
JIS L 1099 《纺织品透湿性及防水性测试方法》

检测方法及仪器

1. 透湿性测试

  • 方法:采用正杯法或倒杯法,将试样密封于透湿杯口,杯内放置干燥剂或蒸馏水,在恒温恒湿箱中测定一定时间内的质量变化。
  • 仪器:透湿杯、恒温恒湿箱(如Binder KBF系列)、高精度电子天平(精度0.001g)。

2. 吸湿速干性测试

  • 方法:按GB/T 21655.1标准,使用滴定管向试样表面滴加0.2ml蒸馏水,记录水分完全吸收所需时间,并通过图像分析仪测量扩散半径。
  • 仪器:液体渗透测试仪(如SDL Atlas M290)、高速摄像系统、温湿度控制平台。

3. 液态水分管理能力测试

  • 方法:使用MMT测试仪,在试样上下表面同步施加模拟汗液,通过传感器矩阵实时监测水分纵向传递与横向扩散的动态过程。
  • 仪器:MMT测试仪(如SDL Atlas Moisture Management Tester)、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

4. 蒸发速率测试

  • 方法:将浸水后的试样置于可控风速与温湿度的环境舱内,连续记录质量损失曲线,计算单位时间的蒸发量。
  • 仪器:气候模拟舱(如Weiss Technik Climatic Chamber)、动态称重模块。

5. 耐久性测试

  • 方法:采用标准洗涤程序(如AATCC 135)或马丁代尔耐磨仪对试样进行预处理,对比处理前后排汗性能参数的变化率。
  • 仪器:旋转式洗涤试验机、马丁代尔耐磨仪(如James Heal Nu-Martindale)。

结语

排汗性检测通过多维度量化材料的湿气管理能力,为产品研发提供科学依据。随着智能纺织技术的进步,未来检测体系将向实时监测、多物理场耦合分析方向发展,推动功能性材料在运动健康、医疗防护等领域的创新应用。


复制
导出
重新生成
分享
TAG标签:

本文网址:https://www.yjsliu.comhttps://www.yjsliu.com/keyanjiance/24284.html

我们的实力 我们的实力 我们的实力 我们的实力 我们的实力 我们的实力 我们的实力 我们的实力 我们的实力 我们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