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析研究所检测中心
400-635-0567
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
公司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航丰路8号院1号楼1层121[可寄样]
投诉建议:
010-82491398
报告问题解答:
010-8646-0567
检测领域:
成分分析,配方还原,食品检测,药品检测,化妆品检测,环境检测,性能检测,耐热性检测,安全性能检测,水质检测,气体检测,工业问题诊断,未知成分分析,塑料检测,橡胶检测,金属元素检测,矿石检测,有毒有害检测,土壤检测,msds报告编写等。
发布时间:2025-04-22
关键词:防菌性测试
浏览次数:
来源: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
因业务调整,部分个人测试暂不接受委托,望见谅。
防菌性测试是评价材料或产品抑制微生物生长能力的关键技术,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材、日化用品、纺织品、包装材料等领域。随着公众卫生意识的提升,具备抗菌功能的产品需求持续增长,而防菌性测试则为产品质量控制、功能验证及市场准入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标准化检测流程,可量化评估材料对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抑制效果,确保产品在实际使用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抗菌活性测试 用于评估材料表面或内部成分对特定微生物的抑制或杀灭能力,常见测试菌种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阳性菌)、大肠杆菌(革兰氏阴性菌)和白色念珠菌(真菌)。通过对比处理组与对照组的菌落数量变化,计算抗菌率。
抑菌圈试验 适用于涂层、薄膜等表面处理材料。将菌液接种于琼脂培养基后,覆盖待测样品,通过观察抑菌圈的大小判断其抑菌能力。抑菌圈直径越大,表明抗菌效果越显著。
持久性抗菌测试 模拟产品在长期使用或多次清洗后的抗菌性能,通过加速老化实验(如紫外线照射、高温高湿处理)验证抗菌功能的稳定性。
防霉性测试 针对潮湿环境中易滋生霉菌的材料(如建材、纺织品),通过接种黑曲霉等霉菌孢子,评估材料抑制霉菌生长的能力。
防菌性测试主要服务于以下领域:
ISO 20743:2021 《纺织品-抗菌活性的测定》 适用于纺织品的定量和定性抗菌测试,涵盖吸收法、转移法等多种方法。
ASTM E2149-2020 《在动态接触条件下测定抗菌剂抗菌活性的标准试验方法》 适用于液体或固体材料在动态条件下的抗菌性能评估。
GB/T 20944.3-2020 《纺织品 抗菌性能的评价 第3部分:振荡法》 中国国家标准,通过振荡法测定纺织品对细菌的抑制率。
JIS Z 2801:2019 《抗菌加工制品-抗菌性能的试验方法和效果评价》 日本工业标准,适用于塑料、陶瓷等硬质表面的抗菌测试。
琼脂扩散法(Agar Diffusion Test)
振荡法(Shake Flask Method)
定量悬浮试验(Quantitative Suspension Test)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
防菌性测试通过科学、标准化的方法,为抗菌产品的研发和质量控制提供了重要支撑。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如分子生物学方法的应用),测试的灵敏度和效率持续提升。未来,随着新型抗菌材料(如纳米银、光催化材料)的涌现,检测标准和方法也将进一步细化,以满足多场景、多菌种的复杂需求。企业需结合产品特性选择适配的检测方案,并关注国际标准的动态更新,以确保产品在全球市场的合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