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
分析鉴定 / 研发检测 -- 综合性科研服务机构,助力企业研发,提高产品质量 -- 400-635-0567

中析研究所检测中心

400-635-0567

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

公司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航丰路8号院1号楼1层121[可寄样]

投诉建议:

010-82491398

报告问题解答:

010-8646-0567

检测领域:

成分分析,配方还原,食品检测,药品检测,化妆品检测,环境检测,性能检测,耐热性检测,安全性能检测,水质检测,气体检测,工业问题诊断,未知成分分析,塑料检测,橡胶检测,金属元素检测,矿石检测,有毒有害检测,土壤检测,msds报告编写等。

阻隔性检测

发布时间:2025-04-22

关键词:阻隔性检测

浏览次数:

来源: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

文章简介:

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可依据相应阻隔性检测标准进行各种服务,亦可根据客户需求设计方案,为客户提供非标检测服务。检测费用需结合客户检测需求以及实验复杂程度进行报价。
点击咨询

因业务调整,部分个人测试暂不接受委托,望见谅。

阻隔性检测技术及其应用概述

简介

阻隔性检测是评价材料对气体、水蒸气、有机物或其他物质渗透性能的关键技术手段,广泛应用于包装、医疗、食品、电子等领域。材料的阻隔性能直接影响产品的保质期、安全性和功能性。例如,食品包装材料的氧气阻隔性不足会导致食品氧化变质,药品包装的水蒸气阻隔性差可能引发药物失效。因此,阻隔性检测对材料研发、质量控制和产品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检测项目及简介

  1. 气体透过率(O₂、CO₂等) 气体透过率测试用于测定材料对特定气体的阻隔能力,单位为cm³/(m²·24h·0.1MPa)。例如,氧气透过率测试可评估食品包装在储存过程中防止氧气渗入的能力。

  2. 水蒸气透过率(WVTR) 水蒸气透过率反映材料对水分的阻隔性能,单位为g/(m²·24h)。该指标对药品防潮包装、电子元件防湿封装至关重要。

  3. 有机化合物渗透性 针对材料对挥发性有机物(VOCs)或溶剂的阻隔性能进行测试,常用于化工容器、汽车燃油箱等场景。

  4. 微生物阻隔性 主要评估医用材料(如防护服、无菌包装)对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屏障效果,确保医疗安全。

适用范围

阻隔性检测适用于以下领域:

  1. 包装材料:食品、药品、化妆品等包装的氧气、水蒸气阻隔性测试。
  2. 医疗器械:无菌包装、透析膜等材料的微生物阻隔性验证。
  3. 电子工业:半导体封装材料的防潮性能评估。
  4. 汽车与航空航天:燃油管路材料对有机溶剂的阻隔性检测。
  5. 建筑与纺织:防水透气膜、隔热材料的性能测试。

检测参考标准

  1. ASTM D3985-17 《用库仑传感器法测定塑料薄膜和薄片氧气透过率的标准试验方法》
  2. ISO 15106-1:2003 《塑料薄膜和薄片水蒸气透过率的测定 第1部分:湿度传感器法》
  3. GB/T 1038-2000 《塑料薄膜和薄片气体透过性试验方法 压差法》
  4. EN 13726-1:2002 《非活性医疗器材的微生物阻隔性测试方法》
  5. ASTM F1249-20 《水蒸气透过率测试的标准试验方法(红外传感器法)》

检测方法及相关仪器

  1. 压差法

    • 原理:通过测量材料两侧气体压力差计算透过率。
    • 仪器:气体透过率测试仪(如Labthink VAC-V2)。
    • 适用标准:GB/T 1038-2000。
  2. 电解传感器法

    • 原理:利用电解反应定量分析透过的氧气量。
    • 仪器:氧透过率测试仪(如MOCON OX-TRAN 2/21)。
    • 适用标准:ASTM D3985-17。
  3. 红外传感器法

    • 原理:通过红外吸收光谱检测水蒸气浓度变化。
    • 仪器:水蒸气透过率测试仪(如MOCON PERMATRAN-W 3/34)。
    • 适用标准:ASTM F1249-20。
  4. 重量法

    • 原理:在恒温恒湿条件下测量材料吸水量变化。
    • 仪器:恒温恒湿箱+精密天平(如梅特勒TOLEDO XPR)。
  5. 微生物挑战试验

    • 方法:将材料暴露于特定微生物悬液中,检测渗透情况。
    • 设备:生物安全柜、菌落计数器(如ShibaSci CC-100)。

技术发展趋势

随着材料科学的进步,阻隔性检测技术正向高精度、多参数集成方向发展。例如:

  • 多气体同步检测:单一设备可同时测试氧气、二氧化碳等不同气体。
  • 智能温湿度控制: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远程监控和数据实时分析。
  • 纳米级阻隔材料测试:针对新型纳米复合材料的超低渗透率检测需求,开发超高灵敏度传感器。

结语

阻隔性检测作为材料性能评价的核心环节,其技术发展与标准完善对多个行业具有深远影响。未来,随着新材料应用的扩展和检测技术的创新,阻隔性检测将进一步提升精度与效率,为产品质量和安全性提供更可靠的保障。


复制
导出
重新生成
分享
TAG标签:

本文网址:https://www.yjsliu.comhttps://www.yjsliu.com/keyanjiance/21506.html

我们的实力 我们的实力 我们的实力 我们的实力 我们的实力 我们的实力 我们的实力 我们的实力 我们的实力 我们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