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析研究所检测中心
400-635-0567
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
公司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航丰路8号院1号楼1层121[可寄样]
投诉建议:
010-82491398
报告问题解答:
010-8646-0567
检测领域:
成分分析,配方还原,食品检测,药品检测,化妆品检测,环境检测,性能检测,耐热性检测,安全性能检测,水质检测,气体检测,工业问题诊断,未知成分分析,塑料检测,橡胶检测,金属元素检测,矿石检测,有毒有害检测,土壤检测,msds报告编写等。
发布时间:2025-04-23
关键词:红外光谱分析检测
浏览次数:
来源: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
因业务调整,部分个人测试暂不接受委托,望见谅。
红外光谱分析(Infrared Spectroscopy, IR)是一种基于分子振动能级跃迁的现代分析技术。当物质受到特定波长红外光照射时,其分子内的化学键会发生振动和转动,产生特征性吸收光谱。这种"分子指纹"图谱可提供物质组成、官能团结构等重要信息,具有非破坏性、快速检测的特点。自20世纪中期傅里叶变换技术应用以来,该技术检测灵敏度提升两个数量级,现已成为材料科学、环境监测、制药工业等领域不可或缺的分析手段。
有机物结构鉴定 通过分析C-H、O-H、N-H等特征峰位,可确定化合物中官能团类型。例如:羰基(C=O)在1680-1820 cm⁻¹区间呈现强吸收峰,氨基(N-H)在3300-3500 cm⁻¹出现特征峰。现代光谱数据库(如NIST库)包含百万级标准谱图,支持化合物快速比对。
污染物定性定量 检测工业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时,苯系物在3030 cm⁻¹处出现C-H伸缩振动峰,卤代烃在550-850 cm⁻¹显示C-X特征吸收。结合ATR(衰减全反射)技术,可直接检测液体样品,检出限可达ppm级。
药物多晶型分析 同一种药物的不同晶型在1400-400 cm⁻¹指纹区呈现显著差异。如抗癫痫药物卡马西平存在Form I、Form III等晶型,其红外光谱在745 cm⁻¹和715 cm⁻¹处的峰强比具有鉴别意义。
高分子材料表征 聚乙烯的-CH₂-对称伸缩振动峰位于2850 cm⁻¹,聚碳酸酯的C-O-C峰出现在1250 cm⁻¹。通过峰面积积分可计算共聚物组成比例,相对误差小于2%。
该技术适用于固态、液态、气态多种样品形态,特别在以下领域具有独特优势:
ASTM E1252-17 《Standard Practice for General Techniques for Obtaining Infrared Spectra for Qualitative Analysis》规范了样品制备、仪器校准、数据采集等基础操作流程。
ISO 21543:2020 《Milk and milk products—Guideline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infrared spectroscopy》专门针对乳制品检测,规定脂肪、蛋白质等成分的红外定量方法。
GB/T 6040-2019 《分子吸收光谱法通则》明确红外光谱法的通用技术要求,包括分辨率应达4 cm⁻¹,信噪比不低于10000:1。
GB/T 32469-2016 《塑料 红外光谱法测定聚合物结构》详细规定高分子材料测试时的压片法(KBr分散)操作规范。
样品制备 固体样品采用KBr压片法(粒径<2 μm),液体样品使用液体池或ATR附件,气体样品需配备长光程气体池。
仪器操作 开机预热30分钟后进行背景扫描,设置扫描次数32次,分辨率4 cm⁻¹,扫描范围4000-400 cm⁻¹。聚苯乙烯薄膜标准品验证波数精度,偏差应小于±0.5 cm⁻¹。
数据分析 运用基线校正、平滑处理等算法优化谱图质量。对于定量分析,需建立标准曲线(如朗伯-比尔定律),典型线性相关系数R²>0.995。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核心部件包括迈克尔逊干涉仪(扫描速度0.2 cm/s)、DLATGS检测器(响应范围12500-350 cm⁻¹)。高端型号(如Nicolet iS50)配备智能附件识别功能,可自动切换ATR、显微镜等模块。
红外显微镜 空间分辨率达10 μm,用于微区分析。配合焦平面阵列检测器(FPA),可实现化学成像,在药物晶型分布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热重-红外联用系统(TGA-FTIR) 实时监测材料热分解过程,检测温度范围RT-1000℃,适用于高分子材料热稳定性研究。
新型量子级联激光器(QCL)技术将光谱分辨率提升至0.1 cm⁻¹,便携式仪器重量已降至5kg以下。人工智能算法的引入使混合物解析准确率提高40%,深度学习模型(如卷积神经网络)可实现未知物结构预测。随着原位检测技术的发展,红外光谱在催化反应机理研究、生物活体检测等前沿领域展现出更大应用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