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
分析鉴定 / 研发检测 -- 综合性科研服务机构,助力企业研发,提高产品质量 -- 400-635-0567

中析研究所检测中心

400-635-0567

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

公司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航丰路8号院1号楼1层121[可寄样]

投诉建议:

010-82491398

报告问题解答:

010-8646-0567

检测领域:

成分分析,配方还原,食品检测,药品检测,化妆品检测,环境检测,性能检测,耐热性检测,安全性能检测,水质检测,气体检测,工业问题诊断,未知成分分析,塑料检测,橡胶检测,金属元素检测,矿石检测,有毒有害检测,土壤检测,msds报告编写等。

造纸机辊筒与烘缸直径检测

发布时间:2025-04-09

关键词:造纸机辊筒与烘缸直径检测

浏览次数:

来源: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

文章简介:

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可依据相应造纸机辊筒与烘缸直径检测标准进行各种服务,亦可根据客户需求设计方案,为客户提供非标检测服务。检测费用需结合客户检测需求以及实验复杂程度进行报价。
点击咨询

因业务调整,部分个人测试暂不接受委托,望见谅。

造纸机辊筒与烘缸直径检测技术解析

简介

在造纸生产过程中,辊筒和烘缸作为造纸机的核心部件,其几何精度直接影响纸张质量、设备运行效率及能耗水平。辊筒直径的微小偏差可能导致纸张厚度不均、褶皱或断纸等问题,而烘缸直径的误差则会影响热传递效率和干燥均匀性。因此,定期对造纸机辊筒与烘缸进行直径检测是保障生产稳定性的关键技术环节。近年来,随着高速纸机的发展(运行速度可达1800m/min以上),对检测精度的要求已提升至±0.01mm级别。

检测适用范围

  1. 新设备验收:验证制造精度是否符合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2. 周期性维保:预防性检测间隔通常设定为6000-8000运行小时
  3. 故障诊断:针对纸张横幅定量差>3%或干燥效率下降>15%的工况
  4. 技改验证:包覆层更换、中高修正等工艺后的效果确认
  5. 备件管理:库存辊筒的尺寸复核,确保快速更换需求

检测项目及技术指标

检测项目 允许偏差范围 测量基准 影响参数
名义直径 ±0.05%或±0.3mm 设计图纸 传动比、线速度匹配
圆度误差 ≤0.02mm 几何中心 振动值、轴承寿命
同轴度 0.03mm/m 轴承安装面 机械振动、能耗水平
锥度 0.01mm/1000mm 辊体母线 纸张横向水分分布
表面凹陷 深度≤0.1mm 理想圆柱面 纸病发生率
温度变形量 ≤0.015mm/℃ 20℃基准温度 热膨胀补偿设计

检测标准体系

  1. GB/T 22904-2008《造纸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2. ISO 12653-3:2014《造纸机械—辊筒—第3部分:尺寸公差和表面特性》
  3. TAPPI T1210-2018《造纸机辊筒维护检测规范》
  4. DIN 5473-2001《造纸机械用钢制烘缸的制造和检验》
  5. JB/T 8498-2017《造纸机械烘缸技术条件》

检测方法技术解析

  1. 激光扫描测量法 采用相位式激光干涉仪(如API XD Laser)配合精密转台,建立空间坐标系进行非接触测量。可获取0.1μm级分辨率的三维点云数据,特别适用于带中高结构的辊筒检测。最新型号设备已集成温度补偿模块,可自动修正环境温度波动带来的测量误差。

  2. 接触式测量系统

    • 电子测微仪:德国Mahr Millitron 1240系列,配备碳化钨测头,量程可达2000mm,重复精度±0.5μm
    • 三坐标测量机:需定制加长测杆,适用直径>3m的超大型烘缸检测,测量不确定度≤3μm+3L/1000
  3. 超声波壁厚检测 应用多频段脉冲回波技术,通过EMAT(电磁声换能器)实现非耦合测量。可同步检测包覆层厚度(橡胶/聚氨酯)与基体金属的残余壁厚,检测速度达20点/分钟。

  4. 热态变形监测 采用红外热像仪(FLIR T1020)与激光跟踪仪联用系统,在烘缸工作温度(120-180℃)下实时测量热膨胀量。系统集成热力学模型,可预测不同工况下的形变趋势。

典型检测流程

  1. 预处理阶段(8-12小时)

    • 停机后自然冷却至环境温度±2℃范围内
    • 表面清洁处理(喷砂+丙酮擦拭)
    • 建立测量基准坐标系(至少3个定位基准面)
  2. 数据采集阶段

    • 轴向等间距设置36-72个测量截面
    • 每个截面圆周方向取12-24个测点
    • 关键区域(轴承位、传动侧)加密至0.5°间隔
  3. 数据分析 运用专用软件(如PolyWorks或GOM Inspect)进行:

    • 傅里叶谐波分析(识别周期性缺陷)
    • 最小二乘圆柱拟合(评定圆度误差)
    • 有限元对比(预测疲劳寿命)

测量不确定度控制

  1. 环境因素补偿

    • 温度:每2m布置PT100传感器,实时修正热膨胀系数
    • 振动:采用主动隔振平台,隔离频率>5Hz的机械振动
    • 湿度:控制检测环境在40-60%RH范围
  2. 仪器校准 执行ISO 17025标准,使用AA级花岗岩平晶、标准量块(00级)进行现场校准,确保测量链溯源性。

  3. 人员资质 检测人员需取得ASNT Level II认证,每年完成40学时专项培训,熟悉造纸机械的特定检测要求。

技术发展趋势

  1. 数字孪生技术应用 通过实时监测数据构建虚拟辊筒模型,实现预测性维护。某国际纸企应用后,意外停机减少37%,备件库存降低28%。

  2. 智能补偿系统 基于检测数据的动态平衡修正系统,可在运行中自动调节中高分布。试验数据显示可降低能耗8-12%。

  3. 纳米级测量技术 原子力显微镜(AFM)开始用于研究辊面微观形貌对纸张表面性能的影响,分辨率达0.1nm级别。

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现代造纸企业已能实现辊筒全生命周期的精准管理。通过严格执行检测规范,结合智能化数据分析,可有效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典型案例显示寿命延长40%),同时提升产品品质稳定性。未来,随着物联网和AI技术的深度融合,造纸机械检测将向更智能、更高效的方向持续发展。


复制
导出
重新生成
TAG标签:

本文网址:https://www.yjsliu.comhttps://www.yjsliu.com/huazhuangpinjiance/28602.html

我们的实力 我们的实力 我们的实力 我们的实力 我们的实力 我们的实力 我们的实力 我们的实力 我们的实力 我们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