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
分析鉴定 / 研发检测 -- 综合性科研服务机构,助力企业研发,提高产品质量 -- 400-635-0567

中析研究所检测中心

400-635-0567

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

公司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航丰路8号院1号楼1层121[可寄样]

投诉建议:

010-82491398

报告问题解答:

010-8646-0567

检测领域:

成分分析,配方还原,食品检测,药品检测,化妆品检测,环境检测,性能检测,耐热性检测,安全性能检测,水质检测,气体检测,工业问题诊断,未知成分分析,塑料检测,橡胶检测,金属元素检测,矿石检测,有毒有害检测,土壤检测,msds报告编写等。

造纸机辊筒与烘缸直径系列检测

发布时间:2025-04-10

关键词:造纸机辊筒与烘缸直径系列检测

浏览次数:

来源: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

文章简介:

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可依据相应造纸机辊筒与烘缸直径系列检测标准进行各种服务,亦可根据客户需求设计方案,为客户提供非标检测服务。检测费用需结合客户检测需求以及实验复杂程度进行报价。
点击咨询

因业务调整,部分个人测试暂不接受委托,望见谅。

造纸机辊筒与烘缸直径系列检测技术解析

简介

造纸机作为现代造纸工业的核心设备,其辊筒与烘缸的几何精度直接影响纸张质量、生产效率和设备运行寿命。其中,辊筒与烘缸的直径系列参数是衡量其制造精度和服役状态的关键指标。随着高速纸机、宽幅纸机的发展,对辊筒与烘缸的尺寸稳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系统化的直径检测,可有效预防因尺寸偏差导致的纸张厚薄不均、表面褶皱、传动系统异常振动等问题,同时为设备维护、工艺优化提供数据支撑。

适用范围

该检测技术主要适用于以下场景:

  1. 新设备验收:验证辊筒/烘缸加工精度是否符合设计公差要求
  2. 周期性维护:监控长期运行后的尺寸变化趋势
  3. 故障诊断:分析设备振动、异响等异常工况的几何成因
  4. 工艺优化:匹配不同纸种生产时的辊组配置方案 覆盖设备类型包括文化纸机、包装纸机、特种纸机等全品类造纸设备,检测对象涵盖钢制、铸铁、复合材料等不同材质的辊筒与烘缸。

检测项目及简介

  1. 直径偏差检测 测量实际直径与标称值的偏差,直接影响纸张定量分布和压区压力均匀性。允许偏差通常控制在±0.05mm以内(高速纸机要求更高)。

  2. 圆度误差检测 评估辊面轮廓的椭圆度、棱圆度缺陷,超标将引起周期性机械振动。精密级烘缸圆度误差应≤0.03mm。

  3. 表面磨损量检测 分析长期运行后的直径衰减规律,磨损深度超过0.3mm需进行表面修复或更换。

  4. 轴颈同轴度检测 检测辊体与轴颈的几何中心偏差,同轴度误差>0.05mm/m易导致轴承异常磨损。

  5. 动态运行状态检测 在设备运转状态下监测辊体的径向跳动量,实时诊断轴承游隙、动平衡等隐性故障。

检测参考标准

  1. GB/T 23298-2008 《造纸机械通用技术条件》规定烘缸直径公差等级与检测方法
  2. ISO 9038:2013 工业旋转机械部件几何精度测量规范
  3. JJG 102-2003 激光扫描测量仪检定规程
  4. TAPPI TIP 0404-22 造纸辊筒维护检测技术指南
  5. DIN 876-3:2019 圆柱体工件形状与位置公差检测标准

检测方法及相关仪器

  1. 激光扫描测量法 采用非接触式激光位移传感器(如KEYENCE LJ-V7000)沿辊面轴向进行360°扫描,通过点云数据处理获得直径、圆度等参数。测量精度可达±2μm,适用于在线检测场景。

  2. 三坐标测量法 使用桥式三坐标测量机(如ZEISS PRISMO 7)对离线辊体进行三维建模分析。通过接触式探针采集不少于12个截面的测量数据,计算直径偏差和形状误差,测量不确定度<5μm。

  3. 超声波测厚法 应用脉冲反射式测厚仪(如Olympus 38DL PLUS)检测复合辊体结构的分层缺陷。通过声波在不同介质界面的反射时间差,计算各结构层厚度变化,分辨率达0.01mm。

  4. 轴颈同轴度检测 采用双激光对射测量系统(如FIXTURELASER FLS-C400),在辊体旋转过程中同步采集两端轴颈的径向偏移量。通过傅里叶变换分析谐波分量,定位几何偏心源。

  5. 动态振动分析法 使用无线振动传感器(如SKF Microlog Analyzer)监测运行中的辊体振动频谱。当1倍频振动幅值超过ISO 10816-3规定的4.5mm/s阈值时,提示存在直径相关的动态不平衡问题。

检测流程优化

现代检测体系已形成"离线基准测量-在线动态监测-大数据趋势分析"的三级架构。通过部署物联网传感器网络,可实时采集直径变化、温度形变等参数,结合机器学习算法预测剩余使用寿命。某大型纸企应用该技术后,辊筒更换周期延长了40%,因尺寸异常导致的停机时间减少了65%。

结语

随着智能检测技术的发展,造纸机辊筒与烘缸直径检测正从传统的周期性人工检测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演进。通过建立完善的检测体系,企业不仅能有效控制产品质量,更能实现预测性维护,为造纸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未来,集成数字孪生、边缘计算等技术的智能检测系统,将进一步推动造纸行业向高精度、高效率方向转型升级。


复制
导出
重新生成
TAG标签:

本文网址:https://www.yjsliu.comhttps://www.yjsliu.com/huazhuangpinjiance/28251.html

我们的实力 我们的实力 我们的实力 我们的实力 我们的实力 我们的实力 我们的实力 我们的实力 我们的实力 我们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