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析研究所检测中心
400-635-0567
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
公司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航丰路8号院1号楼1层121[可寄样]
投诉建议:
010-82491398
报告问题解答:
010-8646-0567
检测领域:
成分分析,配方还原,食品检测,药品检测,化妆品检测,环境检测,性能检测,耐热性检测,安全性能检测,水质检测,气体检测,工业问题诊断,未知成分分析,塑料检测,橡胶检测,金属元素检测,矿石检测,有毒有害检测,土壤检测,msds报告编写等。
发布时间:2025-04-11
关键词:纸浆 纤维粗度 偏振光法检测
浏览次数:
来源: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
因业务调整,部分个人测试暂不接受委托,望见谅。
纸浆纤维粗度是评价纸张物理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直接影响到纸张的强度、透气性、吸墨性及印刷适性。纤维粗度定义为纤维单位长度的质量(通常以毫克/米表示),其数值反映了纤维的直径和壁厚综合特性。传统的纤维粗度检测方法包括显微镜测量法、图像分析法等,但这些方法存在操作复杂、耗时较长或对样品破坏性较大的局限性。而偏振光法作为一种非破坏性、高效率的光学检测技术,近年来在纸浆纤维粗度分析中逐渐得到应用。该方法基于纤维的双折射效应,通过偏振光与纤维相互作用后的光学特性变化,快速推导纤维的几何参数,为纸浆质量控制和工艺优化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
偏振光法检测技术主要适用于天然植物纤维(如木浆、竹浆、草浆等)及再生纤维(如废纸浆)的粗度分析,尤其适用于以下场景:
纤维粗度(Coarseness) 通过测量纤维在偏振光下的双折射强度,结合光学模型计算单位长度纤维的质量。粗度值越高,表明纤维直径或细胞壁厚度越大,通常与纸张的刚度正相关,但可能降低柔韧性。
纤维取向分布 偏振光法可同步分析纤维的排列方向,反映纸浆在成型过程中纤维的分散均匀性。取向集中度过高可能导致纸张各向异性显著,影响力学性能。
纤维表面形态 结合高分辨率成像系统,可观测纤维表面的微细结构(如裂纹、分丝帚化现象),辅助评估制浆工艺对纤维的损伤程度。
ISO 16065-1:2014 Pulp—Determination of fibre length by automated optical analysis—Part 1: Polarized light method 该标准规定了利用偏振光技术进行纤维长度及粗度自动化检测的通用流程,适用于大多数木浆及非木浆样品。
TAPPI T271 om-21 Fiber coarseness by polarized light microscopy 详细描述了基于偏振光显微镜的纤维粗度测量方法,包括样品制备、仪器校准及数据修正要求。
GB/T 4688-2020 纸浆纤维组成的测定 中国国家标准中明确了纤维粗度检测的技术要求,其中附录B专门列出了偏振光法的操作规范。
偏振光法基于纤维的双折射特性:当一束偏振光穿透纤维时,由于纤维素微纤丝的定向排列,光线会分解为两束振动方向相互垂直的偏振光(即寻常光与非寻常光),两者因传播速度差异产生相位差。通过检测相位差与光强变化,可建立纤维直径、壁厚与光学信号之间的数学模型,进而推算出纤维粗度。
偏振光法检测技术凭借其高效、非破坏性的特点,已成为现代纸浆纤维分析的重要手段。随着光学传感器精度提升及机器学习算法的引入,未来该方法有望进一步拓展至纳米纤维及复合材料的表征领域,为造纸工业的绿色化、智能化发展提供更强大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