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析研究所检测中心
400-635-0567
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
公司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航丰路8号院1号楼1层121[可寄样]
投诉建议:
010-82491398
报告问题解答:
010-8646-0567
检测领域:
成分分析,配方还原,食品检测,药品检测,化妆品检测,环境检测,性能检测,耐热性检测,安全性能检测,水质检测,气体检测,工业问题诊断,未知成分分析,塑料检测,橡胶检测,金属元素检测,矿石检测,有毒有害检测,土壤检测,msds报告编写等。
发布时间:2025-10-13
关键词:材料金相显微测试周期,材料金相显微测试案例,材料金相显微测试仪器
浏览次数: 0
来源: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
因业务调整,部分个人测试暂不接受委托,望见谅。
晶粒度测定:通过金相显微镜观察并测量金属材料的平均晶粒尺寸,使用截点法或面积法计算晶粒度等级,评估材料力学性能和热处理效果,确保符合工程应用要求。
相组成分析:利用显微组织观察识别材料中各相的类型、形态和分布,结合蚀刻技术区分铁素体、奥氏体等相,为材料成分和性能关系提供依据。
非金属夹杂物评定:根据标准图谱对钢中氧化物、硫化物等非金属夹杂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评定夹杂物的尺寸、数量和分布,影响材料疲劳强度和韧性。
石墨形态分析:针对铸铁材料,观察石墨的形态、大小和分布情况,使用类型分类标准评估球化率或片状石墨等级,关联材料铸造性能和机械属性。
脱碳层深度测定:测量钢件表面因热处理导致的碳损失层厚度,通过硬度变化或组织差异确定脱碳范围,评估材料表面性能和耐久性。
硬化层深度测定:对渗碳或淬火件从表面至心部的硬度梯度进行测量,界定有效硬化层深度,验证热处理工艺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晶界腐蚀检测:采用特定腐蚀剂显示晶界形态,观察晶间腐蚀倾向,用于不锈钢等材料的抗腐蚀性能评估,预防早期失效。
孔隙率测定:分析粉末冶金或铸造材料中的气孔、缩孔等缺陷的体积分数和分布,通过图像分析软件计算孔隙率,影响材料致密性和强度。
第二相粒子分布:识别基体中析出相或强化相的尺寸、形状和空间分布,评估其对材料强化机制和疲劳寿命的影响。
显微硬度测试:使用显微硬度计在特定组织区域施加载荷测量硬度值,表征局部力学性能,适用于涂层、焊缝等微区分析。
碳钢:广泛应用于建筑和机械制造的基础钢材,金相检测评估其珠光体、铁素体比例和晶粒度,优化热处理工艺控制性能。
合金钢:添加合金元素提升强度、耐蚀性的钢材,检测相变行为和碳化物分布,确保在高负荷环境下的可靠性。
不锈钢:耐腐蚀性要求高的材料,通过金相分析奥氏体、马氏体组织及析出相,验证成分均匀性和加工效果。
铝合金:轻质结构材料常用于航空航天,检测晶粒尺寸、第二相粒子,评估成形性和疲劳性能。
铜合金:导电导热性能优良的材料,观察α相、β相分布和晶界特征,用于电子元件和耐蚀部件质量监控。
钛合金:高强度耐高温合金,分析α+β组织形态和相比例,确保在医疗或航空领域的应用安全性。
铸铁:铸造类材料如灰铸铁或球墨铸铁,评定石墨形态和基体组织,关联其机械性能和耐磨性。
高温合金:用于涡轮叶片等高温部件,检测γ'相强化机制和晶界稳定性,预防高温蠕变和氧化。
工具钢:高硬度耐磨钢材,分析碳化物颗粒大小和分布,优化热处理以获得均匀硬度和韧性。
金属涂层材料:表面处理层如镀层或热喷涂层,测量涂层厚度、结合界面和缺陷,评估防护效果和服役寿命。
ASTM E112-13《测定平均晶粒度的标准试验方法》:提供了金属材料晶粒度测量的截点法和比较法,规范了试样制备、放大倍数和统计计算,确保结果一致性和可比性。
ISO 643:2019《钢的晶粒度显微测定法》:国际标准规定钢制品晶粒度评定流程,包括图谱比较和测量程序,适用于质量控制和研究开发。
GB/T 6394-2017《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中国国家标准采用截点法或面积法计算晶粒度,详细说明取样、腐蚀和观测要求,用于国内材料认证。
ASTM E45-18a《测定钢中夹杂物含量的标准试验方法》:规范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类型评定和级别计算,通过标准图谱进行比对,提高检测准确性。
ISO 4967:2013《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国际标准定义夹杂物分类和测量方法,适用于锻轧钢材的质量评估和缺陷分析。
GB/T 10561-2005《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标准评级图显微检验法》:中国标准采用显微评级图评定夹杂物,确保检测结果与国际接轨。
ASTM E407-07《金属和合金的微观蚀刻标准实践》:提供金属试样蚀刻剂选择和蚀刻流程指南,用于清晰显示显微组织,辅助金相观察。
ISO 17475:2005《金属和合金的腐蚀试验》:涉及晶间腐蚀检测方法,规范试样处理和评价标准,适用于耐蚀材料筛选。
GB/T 13298-2015《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中国标准规定金相试样制备、观察和记录要求,涵盖多种金属材料的检测流程。
ASTM E384-17《材料显微硬度的标准试验方法》:定义显微硬度测试的载荷、压头和测量程序,用于微区硬度分析,支持材料研究。
金相显微镜:具备光学放大功能和多种物镜,提供高分辨率显微图像,用于直接观察金属组织形态、晶界和相分布,是金相检测的核心设备。
图像分析系统:集成摄像机和正规软件,自动测量晶粒度、孔隙率等参数,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减少人为误差。
试样切割机:采用精密切割轮从大样获取标准尺寸试样,保持组织完整性,避免热损伤影响后续金相观察。
镶嵌机:将不规则试样用树脂镶嵌成标准块,便于握持和抛光,确保观测面平整且边缘保护良好。
抛光机:通过旋转抛光盘和研磨剂对试样表面进行逐级抛光,获得镜面效果,消除划痕以清晰显示显微结构。
蚀刻装置:应用化学蚀刻剂选择性腐蚀试样表面,增强组织对比度,用于区分不同相和晶界特征。
显微硬度计:配备小载荷压头在显微镜下测量局部硬度,评估材料微区力学性能,适用于涂层或焊缝分析。
1、咨询:提品资料(说明书、规格书等)
2、确认检测用途及项目要求
3、填写检测申请表(含公司信息及产品必要信息)
4、按要求寄送样品(部分可上门取样/检测)
5、收到样品,安排费用后进行样品检测
6、检测出相关数据,编写报告草件,确认信息是否无误
7、确认完毕后出具报告正式件
8、寄送报告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