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业务调整,部分个人测试暂不接受委托,望见谅。
检测项目
辐射发射测试、传导发射测试、静电放电抗扰度、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浪涌冲击抗扰度、工频磁场抗扰度、电压暂降与中断抗扰度、谐波电流发射、电压波动与闪烁测试、屏蔽效能测试、转移阻抗测量、耦合衰减测试、纵向转换损耗测试、特性阻抗测试、驻波比测量、串扰分析、绝缘电阻测试、介电强度试验、电容不平衡度测试、衰减常数测定、相位稳定性测试、温度循环试验、振动试验、盐雾试验、湿热循环试验、燃烧性能测试、烟密度测试、毒性指数测定、材料成分分析
检测范围
电力传输电缆、通信同轴电缆、控制屏蔽电缆、仪表信号电缆、计算机数据电缆、汽车线束总成、轨道交通车辆电缆、舰船用耐火电缆、航空航天导线束、医疗设备连接线缆、工业机器人柔性电缆、光伏系统直流电缆、风电设备耐扭电缆、核电站用特种电缆、铁路信号传输电缆、以太网双绞线缆、视频监控同轴线缆、消防报警系统电缆、电梯随行控制电缆、军用野战通信电缆、石油平台防爆电缆、地下矿井阻燃电缆、高压直流输电电缆、超导电力传输线缆、高频射频连接线缆、电磁脉冲防护电缆、卫星通信馈线系统、工业总线专用线缆、智能家居布线系统、5G基站供电线缆
检测方法
1.辐射发射测试:采用电波暗室配合接收天线和频谱分析仪,测量30MHz-6GHz频段内电缆系统的非预期电磁辐射2.转移阻抗法:通过注入法测量单位长度屏蔽层的转移阻抗值,评估屏蔽效能3.三同轴法:使用专用测试装置测定电缆屏蔽层的表面转移阻抗参数4.时域反射计(TDR)法:分析脉冲信号在电缆中的反射特性以评估阻抗连续性5.网络分析仪法:测量S参数计算插入损耗与回波损耗指标6.大电流注入(BCI)法:评估电缆系统对强电磁场的抗干扰能力7.横向电磁波(TEM)室法:建立标准场强环境进行抗扰度特性验证8.混响室法:通过统计电磁环境模拟复杂多径干扰场景9.四端子法:精确测量导体直流电阻及接触电阻10.热成像分析法:监测大电流负载下的温升分布特性
检测标准
GB/T17626.2-201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IEC61000-4-3:2020电磁兼容性(EMC)第4-3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CISPR32:2015多媒体设备的电磁兼容性-发射要求EN50289-1-6:2015通信电缆试验方法规范第1-6部分:电气试验方法转移阻抗MIL-STD-461G:2015军用设备电磁干扰特性控制要求SAEJ1113-42:2019汽车零部件电磁兼容性测量程序GB/T25085-2010道路车辆60V和600V单芯电线IEC62153-4-3:2013金属通信电缆试验方法第4-3部分:电磁兼容性(EMC)IEEEStd299-2006屏蔽壳体屏蔽效能测量标准GJB151B-2013军用设备和分系统电磁发射和敏感度要求
检测仪器
1.EMI接收机:符合CISPR16-1标准的专用接收设备,具备峰值/准峰值/平均值检波功能2.频谱分析仪:用于宽频段信号特征分析及谐波测量3.网络分析仪:测量S参数及传输线特性阻抗4.LISN线路阻抗稳定网络:提供标准电源阻抗并隔离背景噪声5.TEM小室:产生均匀横向电磁场进行辐射敏感度测试6.CDN耦合去耦网络:实现共模干扰信号的定向注入7.ESD模拟器:产生接触放电与空气放电的静电脉冲8.大电流注入探头:实现100kHz-400MHz频段的强场注入9.屏蔽效能测试系统:集成矢量网络分析仪与专用夹具的成套装置10.环境应力试验箱:模拟温度/湿度/振动等复合应力条件
检测流程
1、咨询:提品资料(说明书、规格书等)
2、确认检测用途及项目要求
3、填写检测申请表(含公司信息及产品必要信息)
4、按要求寄送样品(部分可上门取样/检测)
5、收到样品,安排费用后进行样品检测
6、检测出相关数据,编写报告草件,确认信息是否无误
7、确认完毕后出具报告正式件
8、寄送报告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