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业务调整,部分个人测试暂不接受委托,望见谅。
检测项目
位错密度、层错密度、包裹体浓度、微裂纹分布、晶界缺陷、点缺陷浓度、双晶界面、生长条纹、应力双折射、残余应力分布、表面凹坑深度、晶格畸变率、杂质元素含量、氧空位浓度、腐蚀坑密度、亚表面损伤层厚度、光学均匀性偏差、折射率异常区分布、电导率异常区定位、热导率梯度变化、荧光光谱偏移量、激光损伤阈值衰减度、表面粗糙度偏差、晶向偏离角测量、边缘崩边率统计、划痕深度测定、气泡直径分布统计、色心浓度分析、腐蚀抗性测试区标记
检测范围
LED衬底晶圆片、光学窗口片基材、激光器晶体基片、紫外探测器窗口片、手机摄像头盖板毛坯料、手表镜面原片、半导体外延衬底片、高功率激光窗口毛坯料、红外光学元件预制体、微波窗口基材片体、真空腔体观察窗预制件、航天器舷窗原材片体、光纤连接器端面基材片体、X射线管输出窗毛坯料、深紫外光刻机光学元件预制体
检测方法
1.X射线衍射法(XRD):通过布拉格衍射峰宽化定量计算位错密度(>10^3cm^-2),采用摇摆曲线半高宽评估晶格完整性2.激光散射层析成像:利用532nm激光束扫描样品体积(最大穿透深度8mm),通过散射强度三维重构包裹体空间分布3.化学腐蚀显微观测:采用熔融KOH(300℃)选择性腐蚀(时间控制5s),通过金相显微镜(500)统计腐蚀坑密度4.偏振光干涉法:使用双折射测量系统(波长632.8nm)定量分析残余应力分布(分辨率0.5nm/cm)5.同步辐射白光形貌术:基于第三代同步辐射源(能量范围15-50keV)进行全场晶格畸变成像(空间分辨率1μm)6.阴极荧光光谱分析: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加速电压5kV)结合单色CL探测器定位色心缺陷分布7.超声共振谱技术:通过高频超声换能器(20MHz)激发厚度振动模态,反演亚表面微裂纹深度分布8.拉曼面扫描成像:使用532nm激光(功率10mW)进行微区应力映射(步长0.5μm),建立应力梯度模型9.红外热成像法:采用液氮制冷型中波红外相机(3-5μm)捕捉激光辐照(1064nm,10ns脉冲)下的热扩散异常区10.原子力显微术:使用金刚石探针(曲率半径10nm)进行纳米划痕测试(载荷0-10mN连续可调),评估表面机械性能
检测标准
GB/T34512-2017蓝宝石单晶缺陷的X射线衍射测定方法
ASTMF534-18蓝宝石衬底表面质量的测试方法
ISO14707:2015表面化学分析-辉光放电发射光谱法测定蓝宝石中杂质元素
JISH0601:2020蓝宝石晶片的结晶取向测定方法
GB/T40514-2021电子级人造蓝宝石晶体缺陷分类与判定
IEC60747-14-3:2019半导体器件-蓝宝石衬底热导率测试规程
SJ/T11855-2022蓝宝石晶片亚表面损伤层测试方法
ISO21284:2019精细陶瓷(高级陶瓷)-蓝宝石单晶高温力学性能测试方法
GB/T41662-2022透明蓝宝石窗口元件激光损伤阈值测试方法
ASTME112-13平均晶粒度测定的标准试验方法
检测仪器
1.X射线衍射仪:配备四轴测角仪(角度重复性0.0001)和高分辨率探测器(能量分辨率<200eV),用于晶体取向和位错密度分析2.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配置405nm激光光源和XYZ纳米定位平台(重复定位精度5nm),实现亚表面缺陷三维重构3.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采用液氮冷却MCT探测器(光谱范围7800-350cm^-1),精确测定杂质吸收峰强度4.白光干涉表面轮廓仪:垂直分辨率0.1nm的相移干涉系统(最大扫描范围10mm),量化表面微结构特征5.飞秒激光损伤测试系统:集成1030nm飞秒激光源(脉宽<500fs)和在线等离子体发光监测模块,评估抗损伤性能6.高温高压腐蚀装置:全自动温控反应釜(最高温度450℃1℃),配备耐腐蚀铂金电极进行加速腐蚀试验7.微区光致发光谱仪:空间分辨率达1μm的共聚焦光学系统(低温77K),定位深能级缺陷发光中心8.X射线形貌相机:配备高灵敏度CCD探测器(像素尺寸5μm)和四轴样品台,实现大尺寸晶片全场成像9.超声扫描显微镜:100MHz高频探头配合三维运动平台(扫描速度200mm/s),无损探测内部微裂纹10.纳米压痕仪:最大载荷500mN的电磁驱动系统(位移分辨率0.01nm),测量局部硬度和弹性模量
检测流程
1、咨询:提品资料(说明书、规格书等)
2、确认检测用途及项目要求
3、填写检测申请表(含公司信息及产品必要信息)
4、按要求寄送样品(部分可上门取样/检测)
5、收到样品,安排费用后进行样品检测
6、检测出相关数据,编写报告草件,确认信息是否无误
7、确认完毕后出具报告正式件
8、寄送报告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