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业务调整,部分个人测试暂不接受委托,望见谅。
检测项目
碳纳米管纯度测定、灰分含量分析、表面官能团含量测定、金属催化剂残留量测试、热分解起始温度测定、最大失重速率温度测定、氧化稳定性评估、水分含量测定、有机溶剂残留量分析、聚合物包覆层含量测定、缺陷密度评估、结晶度分析、比表面积关联测试、吸附物质脱附温度测定、碳化产物定量分析、热膨胀系数测定、相变温度识别、抗氧化剂含量测定、交联度评估、掺杂元素含量分析、复合体系相容性测试、涂层材料热稳定性评价、功能化改性效果验证、阻燃性能分级测试、储能材料循环稳定性评估、催化剂载体耐久性测试、纤维复合材料界面强度关联分析、导电浆料热老化性能测试、电磁屏蔽材料高温性能验证
检测范围
单壁碳纳米管粉体、多壁碳纳米管分散液、羧基化改性碳纳米管薄膜、氮掺杂碳纳米管阵列、碳纳米管/聚合物复合颗粒、碳纳米管增强陶瓷基体材料、锂离子电池负极复合材料、超级电容器电极浆料、导热硅脂填充材料、电磁屏蔽涂料基材、场发射显示器阴极材料、生物传感器探针材料、药物载体功能化碳管溶液、燃料电池催化剂载体粉末、3D打印导电复合材料线材、航空航天用结构增强预浸料、柔性电子器件透明导电膜层材料、海水淡化用碳纳米管滤膜材料
检测方法
热重分析法(TGA):通过程序控温记录样品质量变化曲线,计算失重台阶对应的组分含量;动态热机械分析法(DMA):结合温度扫描模式测定材料动态模量变化;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同步测量热量变化与质量损失;逸出气体分析法(EGA):联用质谱或红外光谱鉴定分解产物;恒温热失重法:在特定温度下保持恒温测定长期稳定性;氧化诱导期测试:在氧气气氛中测定抗氧化失效时间;梯度升温实验:分段设置升温速率研究动力学参数;真空脱附测试:评估表面吸附物质的结合强度;微商热重法(DTG):对TG曲线微分处理确定特征温度点
检测标准
ISO/TS80004-13:2017纳米技术第13部分:石墨烯及相关二维材料术语
ASTME1131-20热重分析标准测试方法
GB/T30715-2014多壁碳纳米管纯度的测量方法
ISO11257:2015铁矿石还原性试验方法
JISK7120:2020塑料热重分析法通则
DIN51006:2022热分析-热重法(TG)
GB/T29189-2012碳纳米管氧化温度测定方法
ASTMD3850-19快速升温热降解标准试验方法
ISO11358:2021塑料聚合物的热重分析法(TG)
EN60811-606:2012电缆绝缘材料的失重试验
检测仪器
同步热分析仪(STA):集成TG-DSC同步测量功能的高精度设备;微量天平系统:配备电磁补偿传感器的百万分之一克级称量模块;高温炉体组件:最高工作温度1500℃的氧化铝陶瓷加热炉;气氛控制系统:三路气体切换装置支持惰性/反应性气氛实验;低温冷却附件:液氮制冷系统实现-150℃起始测试;自动进样器:支持72位样品连续测试的机械臂系统;质谱联用接口:实时传输分解产物的分子量信息;红外联用模块:在线分析逸出气体的化学结构;真空密封系统:保持10-5mbar级高真空环境;激光辅助加热装置:实现局部快速升温的聚焦光路系统
检测流程
1、咨询:提品资料(说明书、规格书等)
2、确认检测用途及项目要求
3、填写检测申请表(含公司信息及产品必要信息)
4、按要求寄送样品(部分可上门取样/检测)
5、收到样品,安排费用后进行样品检测
6、检测出相关数据,编写报告草件,确认信息是否无误
7、确认完毕后出具报告正式件
8、寄送报告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