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析研究所检测中心
400-635-0567
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
公司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航丰路8号院1号楼1层121[可寄样]
投诉建议:
010-82491398
报告问题解答:
010-8646-0567
检测领域:
成分分析,配方还原,食品检测,药品检测,化妆品检测,环境检测,性能检测,耐热性检测,安全性能检测,水质检测,气体检测,工业问题诊断,未知成分分析,塑料检测,橡胶检测,金属元素检测,矿石检测,有毒有害检测,土壤检测,msds报告编写等。
发布时间:2025-04-03
关键词:速冻牛排检测
浏览次数:
来源: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
因业务调整,部分个人测试暂不接受委托,望见谅。
中科光析科学技术中析研究所可依据相应速冻牛排检测标准进行各种检测服务,亦可根据客户需求设计方案,为客户提供非标检测服务。速冻牛排检测费用需结合客户检测需求以及实验复杂程度进行报价。一般7-15个工作日可出具检测报告。速冻牛排检测是依据一系列科学标准和正规方法,对速冻牛排的各项质量指标进行全面分析评估的过程。该检测贯穿于速冻牛排从生产、运输到销售的各个环节,旨在确保其符合相关安全和质量要求,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可靠的食品。
此检测适用于所有通过速冻工艺处理后的牛排产品。涵盖了不同品种、不同部位、不同原料来源制成的速冻牛排,无论是国产还是进口的速冻牛排,只要在市场上流通,均可进行该项检测。
感官指标
简介:通过人的视觉、嗅觉、触觉等感官,对速冻牛排的色泽、气味、组织状态等进行评判。新鲜的速冻牛排色泽鲜艳,具有牛肉正常的气味,肉质紧密有弹性。
参考标准:GB 2707-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鲜(冻)畜、禽产品》。
水分含量
简介:水分是影响速冻牛排品质和保质期的重要因素。水分含量过高不仅会影响牛排的口感,还可能导致微生物滋生,加速牛排变质。
参考标准:GB 5009.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蛋白质含量
简介:蛋白质是牛排营养价值的重要体现。检测其含量可以评估速冻牛排的营养水平。
参考标准:GB 5009.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
脂肪含量
简介:脂肪含量影响牛排的风味和嫩度。合理的脂肪含量能让牛排口感更加鲜美多汁。
参考标准:GB 5009.6-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脂肪的测定》。
重金属含量
简介:主要检测铅、汞、镉、铬等重金属。这些重金属若在人体内蓄积,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参考标准: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兽药残留
简介:包括抗生素、抗寄生虫药等兽药残留。动物在养殖过程中使用的兽药可能会残留在肉品中,危害消费者健康。
参考标准:GB 31650-201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兽药最大残留限量》。
微生物指标
简介:检测菌落总数、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微生物超标可能导致食物中毒和其他食源性疾病。
参考标准:GB 4789.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等系列标准。
解冻失水率
简介:反映速冻牛排解冻后水分流失的程度。失水率过高会造成牛排营养成分流失,影响品质。
参考暂无统一标准,行业内一般有相关企业标准或经验参照。
解冻汁液流失率
简介:指解冻后牛排流出汁液的比例,与牛排的持水能力有关,关系到牛排的口感和营养保留。
相关标准在行业规范和企业内控标准中有涉及。
挥发性盐基氮
简介:是衡量肉类新鲜度的重要指标,其含量越高,说明肉类的新鲜程度越低。
参考标准:GB 5009.228-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挥发性盐基氮的测定》。
速冻牛排检测对于保障食品安全至关重要。从消费者角度看,能避免食用到质量不合格、存在安全隐患的牛排,保护身体健康。对于食品生产企业来说,严格的检测有助于企业把控产品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维护品牌形象。从行业层面看,规范的检测能促进速冻牛排行业的健康发展,保障市场的正常秩序。
问题:速冻牛排解冻后出现肉色发暗且有异味,可能是哪些检测项目出现了异常?
回答:这种情况可能涉及多个检测项目的异常。感官指标方面,正常的速冻牛排解冻后色泽应鲜艳,若出现肉色发暗则不符合要求;挥发性盐基氮指标可能超标,其含量升高表明牛排的新鲜度下降,容易出现异味;微生物指标上,菌落总数、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微生物可能大量繁殖,导致肉品变质产生异味;同时,解冻失水率和解冻汁液流失率可能过高,这会导致牛排营养成分流失,影响其品质和色泽。
T/JFIA 001-2019 速冻牛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