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析研究所检测中心
400-635-0567
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
公司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航丰路8号院1号楼1层121[可寄样]
投诉建议:
010-82491398
报告问题解答:
010-8646-0567
检测领域:
成分分析,配方还原,食品检测,药品检测,化妆品检测,环境检测,性能检测,耐热性检测,安全性能检测,水质检测,气体检测,工业问题诊断,未知成分分析,塑料检测,橡胶检测,金属元素检测,矿石检测,有毒有害检测,土壤检测,msds报告编写等。
发布时间:2025-03-18
关键词:冻螯虾检测
浏览次数:
来源: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
因业务调整,部分个人测试暂不接受委托,望见谅。
中科光析科学技术中析研究所可依据相应冻螯虾检测标准进行各种检测服务,亦可根据客户需求设计方案,为客户提供非标检测服务。冻螯虾检测费用需结合客户检测需求以及实验复杂程度进行报价。一般7-15个工作日可出具检测报告。冻螯虾检测是运用正规技术手段和设备,对经过冷冻处理的螯虾进行质量和安全层面评估的过程。它借助多种检测方法和技术,精准判断冻螯虾品质及是否符合相关标准与要求,为冻螯虾的生产、流通和消费提供坚实的质量与安全保障。
冻螯虾检测适用于各类以螯虾为原料,经冷冻技术处理后的水产品。涵盖了不同包装形式(如真空包装、普通塑料袋包装等)、不同储存条件(不同温度和湿度环境)、不同加工工艺(如生冻、熟冻等)下的冻螯虾产品,其在水产加工企业、超市、农贸市场以及进出口贸易等环节都有广泛应用,旨在确保这些产品质量达标,保障消费者健康和市场秩序。
感官指标:对冻螯虾的色泽、气味、组织形态等外在特征进行检查。参考标准为《冻虾》(GB/T 31749 - 2015)。
水分含量:测定冻螯虾中的水分比例,水分过高可能影响产品质量和保存期限。参考标准是《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 5009.3 - 2016)。
蛋白质含量:反映冻螯虾的营养价值,是衡量产品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参考标准有《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GB 5009.5 - 2016)。
汞含量:汞是一种重金属污染物,其含量超标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参考标准为《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 - 2017)。
铅含量:检测铅这种重金属元素在冻螯虾中的残留量。参考依据同样是《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 - 2017)。
镉含量:镉超标的冻螯虾食用后可能损害人体肾脏等器官。按照《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 - 2017)进行检测。
菌落总数:用于评估冻螯虾受细菌污染的程度,反映产品卫生状况。参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GB 4789.2 - 2016)。
大肠菌群:作为指示菌,其数量可体现冻螯虾被粪便污染的情况及卫生质量。参考标准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菌群计数》(GB 4789.3 - 2016)。
沙门氏菌: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检测其是否存在至关重要。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沙门氏菌检验》(GB 4789.4 - 2016)检测。
多氯联苯含量:多氯联苯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检测其在冻螯虾中的残留情况,保障食品安全。参考相关的食品安全标准中的限量要求。
冻螯虾检测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从消费者角度来看,能够确保消费者食用到安全、优质的冻螯虾产品,有效避免食用受污染或变质的冻螯虾而引发健康问题。对于生产企业而言,检测结果可帮助企业严格把控产品质量,提升生产工艺水平,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市场层面,有助于规范冻螯虾市场秩序,保障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水产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并且在国际贸易方面,符合国际标准的检测能保证冻螯虾顺利出口,维护国家水产行业的国际形象。
问题:冻螯虾在检测过程中,如果感官指标合格但微生物指标超标,该如何处理这批产品?
回答:当冻螯虾感官指标合格但微生物指标超标时,从食品安全角度出发,该批产品不能直接进入市场销售。企业应立即对这批产品进行封存,防止其流入消费市场。同时,需深入排查微生物超标的原因,如生产环节是否存在卫生隐患、储存条件是否符合要求等。对于已超标的产品,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产品特性,考虑采取销毁或进行二次加工处理(需确保二次加工后微生物指标符合标准)等措施,并且要对整个生产流程进行全面整改和优化,加强卫生管理和质量控制,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SC/T 3114-2002 冻螯虾
SC/T 3114-2017 冻螯虾
SN/T 0437-1995 出口冻熟淡水螯虾制品检验规程
DB32/T 4508-2023 冻熟调味克氏原螯虾加工技术规程
DB51/T 1908-2014 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技术规范
DB51/T 1908-2014 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