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
分析鉴定 / 研发检测 -- 综合性科研服务机构,助力企业研发,提高产品质量 -- 400-635-0567

中析研究所检测中心

400-635-0567

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

公司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航丰路8号院1号楼1层121[可寄样]

投诉建议:

010-82491398

报告问题解答:

010-8646-0567

检测领域:

成分分析,配方还原,食品检测,药品检测,化妆品检测,环境检测,性能检测,耐热性检测,安全性能检测,水质检测,气体检测,工业问题诊断,未知成分分析,塑料检测,橡胶检测,金属元素检测,矿石检测,有毒有害检测,土壤检测,msds报告编写等。

缓震性测试

发布时间:2025-04-22

关键词:缓震性测试

浏览次数:

来源: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

文章简介:

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可依据相应缓震性测试标准进行各种服务,亦可根据客户需求设计方案,为客户提供非标检测服务。检测费用需结合客户检测需求以及实验复杂程度进行报价。
点击咨询

因业务调整,部分个人测试暂不接受委托,望见谅。

缓震性测试技术解析与应用

简介

缓震性是指材料或结构在受到冲击载荷时吸收能量并减缓震动传递的能力,是评价运动鞋、防护装备、包装材料、工业减震部件等产品性能的核心指标之一。随着消费者对产品舒适性、安全性和耐用性要求的提高,缓震性测试已成为产品研发和质量控制中不可或缺的环节。通过科学的测试方法,可以量化材料的能量吸收效率、回弹特性及长期使用后的性能衰减,从而指导材料选择、结构优化和产品设计。

检测项目及简介

  1. 能量吸收率 衡量材料在冲击过程中吸收动能的能力,通常以吸收能量与总冲击能量的百分比表示。能量吸收率越高,材料的减震效果越显著。

  2. 回弹系数 反映材料在受压后恢复形变的能力,高回弹系数表明材料能快速恢复原状,适用于需要多次重复使用的产品(如运动鞋中底)。

  3. 压缩形变率 测试材料在恒定压力或循环载荷下的永久形变量,用于评估长期使用后的性能稳定性。

  4. 动态疲劳测试 模拟实际使用中反复受力的场景,检测材料在多次冲击后的缓震性能衰减程度。

  5. 冲击力峰值与衰减时间 记录冲击过程中的最大力值及震动衰减至稳定状态所需时间,用于综合评估缓震效率。

适用范围

缓震性测试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

  • 运动装备:如跑鞋、篮球鞋的中底材料,需确保运动过程中足部受到的冲击力有效分散。
  • 防护产品:头盔、护膝等防护装备的衬垫材料,需通过缓震性测试验证其吸收冲击的能力。
  • 工业减震部件:机械设备的减震垫、精密仪器的包装材料,需减少震动传递对设备的影响。
  • 医疗辅具:矫形鞋垫、轮椅坐垫等,需兼顾舒适性与压力分布的均匀性。
  • 包装运输:电子产品、易碎品的缓冲包装,需通过测试验证其在运输中的抗冲击性能。

检测参考标准

  1. ASTM F1614-22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Shock Attenuation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for Athletic Footwear 适用于运动鞋中底材料的能量吸收与冲击衰减性能评估。

  2. ISO 20344:2022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 Test methods for footwear 涵盖防护鞋类材料的缓震性、抗压缩形变等测试要求。

  3. GB/T 24174-2020 包装材料 缓冲性能试验方法 针对包装材料的能量吸收率与动态冲击测试方法。

  4. ASTM D1596-14(2021)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Shock Absorb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ckaging Materials 规定包装材料在冲击载荷下的性能测试流程。

  5. EN 14021-2003 Protective clothing – Protection against mechanical impacts 涉及防护服装中减震材料的测试标准。

检测方法及相关仪器

  1. 能量吸收率测试

    • 方法:使用冲击试验机对材料施加垂直冲击载荷,通过传感器记录冲击力-时间曲线,计算吸收能量与总能量的比值。
    • 仪器:落锤冲击试验机(如Instron CEAST 9350)、力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
  2. 回弹系数测试

    • 方法:将标准钢球从固定高度自由落体至材料表面,测量其回弹高度与初始高度的比值。
    • 仪器:回弹测试仪(如Bashore Resiliometer)、高速摄像机(用于精确捕捉回弹轨迹)。
  3. 压缩形变率测试

    • 方法:在恒温恒湿环境中,对材料施加规定压力并保持一定时间,测量卸载后的残余形变量。
    • 仪器:恒温恒湿箱(如ESPEC PL-3)、压力加载装置、数显千分表。
  4. 动态疲劳测试

    • 方法:通过高频振动台或气动加载装置对材料进行循环压缩,记录多次冲击后的厚度变化与能量吸收率衰减。
    • 仪器:动态疲劳试验机(如MTS 831)、振动台、激光测距仪。
  5. 冲击力峰值与衰减时间测试

    • 方法:使用力传感器和加速度计同步采集冲击过程中的动态响应数据,分析峰值力值与震动衰减至稳定状态的时间。
    • 仪器: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如LMS SCADAS)、加速度计(如PCB Piezotronics 352C03)。

结论

缓震性测试通过量化材料的力学响应,为产品设计提供关键数据支持。无论是运动装备的舒适性提升,还是工业包装的安全防护,均需依赖标准化的测试流程与高精度仪器。未来,随着智能传感器和仿真技术的进步,缓震性测试将更加贴近实际使用场景,推动材料科学与产品工程的协同创新。企业需结合自身产品特点,选择适用的测试标准与方法,以精准优化产品性能,满足市场对高品质缓震解决方案的需求。


复制
导出
重新生成
分享
TAG标签:

本文网址:https://www.yjsliu.comhttps://www.yjsliu.com/keyanjiance/24452.html

我们的实力 我们的实力 我们的实力 我们的实力 我们的实力 我们的实力 我们的实力 我们的实力 我们的实力 我们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