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业务调整,部分个人测试暂不接受委托,望见谅。
颜色牢度测试:原理、方法与应用
简介
颜色牢度(Color Fastness)是指纺织品、皮革、塑料等材料在使用或加工过程中,其颜色抵抗外界环境因素(如光照、摩擦、洗涤、汗液等)作用的能力。颜色牢度测试是衡量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直接影响消费者的使用体验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若颜色牢度不足,可能导致褪色、沾色等问题,不仅影响外观,还可能引发过敏或环境污染。因此,颜色牢度测试在纺织、印染、服装、家居用品等行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检测项目及简介
颜色牢度测试涵盖多种项目,主要根据材料实际使用场景中的潜在风险因素设计。以下是常见的检测项目:
- 耐洗色牢度(Washing Fastness) 评估材料在洗涤过程中抵抗褪色或沾色的能力,模拟家庭机洗或手洗条件。
- 耐摩擦色牢度(Rubbing/Crocking Fastness) 测试材料在干态或湿态摩擦下的颜色转移情况,分为干摩擦和湿摩擦两类。
- 耐光色牢度(Light Fastness) 衡量材料在日光或人工光源照射下的颜色稳定性,尤其适用于户外纺织品。
- 耐汗渍色牢度(Perspiration Fastness) 模拟人体汗液对材料颜色的影响,检测酸性或碱性汗液环境下的色牢度。
- 耐水渍色牢度(Water Fastness) 评估材料遇水后颜色是否发生迁移或褪色,适用于泳装、运动服饰等产品。
- 耐氯漂色牢度(Chlorine Bleaching Fastness) 针对含氯漂白剂环境(如泳池水)的测试,验证材料抗氯漂能力。
适用范围
颜色牢度测试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
- 纺织品:服装、家纺、窗帘、地毯等;
- 皮革制品:鞋类、箱包、家具用皮革;
- 塑料与涂层材料:户外广告布、涂层织物;
- 染料与助剂:评估染料性能及固色工艺的有效性;
- 儿童用品:玩具、文具等可能接触人体或液体的产品。 通过测试可帮助企业优化生产工艺,确保产品符合环保与安全标准,同时满足出口市场的法规要求。
检测参考标准
颜色牢度测试依据国际、国家及行业标准进行,以下是常用的参考标准:
- ISO 105系列
- ISO 105-C06:2010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家庭和商业洗涤色牢度
- ISO 105-X12:2016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摩擦色牢度
- ISO 105-B02:2014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人造光色牢度:氙弧灯试验
- AATCC标准
- AATCC 8-2016 耐摩擦色牢度测试方法
- AATCC 16.3-2014 耐光色牢度:氙弧灯加速老化测试
- 中国国家标准(GB)
- GB/T 3921-2008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皂洗色牢度
- GB/T 3920-2016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摩擦色牢度
- 其他标准
- JIS L 0844:2021 耐汗渍色牢度试验方法(日本工业标准)
- EN 14362-1:2017 纺织品 偶氮染料检测(欧盟标准)
检测方法及相关仪器
颜色牢度测试需结合具体项目选择相应方法,以下为典型测试流程及设备:
- 耐洗色牢度测试
- 方法:将试样与标准贴衬织物缝合,置于含洗涤剂的溶液中,通过机械搅拌模拟洗涤过程,结束后比对颜色变化和沾色程度。
- 仪器:耐洗色牢度测试仪(如SDL Atlas M238B)、标准光源箱、灰度卡。
- 耐摩擦色牢度测试
- 方法:使用规定的摩擦头(干态或湿态)对试样表面施加一定压力往复摩擦,通过沾色评级判定结果。
- 仪器:摩擦色牢度测试仪(如GYROTESTER)、白色棉布、评级箱。
- 耐光色牢度测试
- 方法:将试样暴露于氙弧灯或紫外光源下,按标准时间间隔评估颜色变化,采用蓝色羊毛标样作为对照。
- 仪器:氙灯老化试验箱(如Q-SUN Xe-3)、辐射计、色差仪。
- 耐汗渍色牢度测试
- 方法:将试样浸泡在模拟汗液(酸性或碱性)中,加压加热处理后观察颜色迁移情况。
- 仪器:恒温烘箱、汗渍测试架、pH计。
数据处理:通过色差仪(如Datacolor 600)量化颜色变化值(ΔE),并结合灰度卡(1-5级)进行目视评级,1级表示严重褪色/沾色,5级为无变化。
结语
颜色牢度测试是保障产品质量与安全性的关键技术环节,其检测结果直接影响产品在市场上的接受度与合规性。随着消费者对环保与健康问题的关注度提升,各国对纺织品化学残留及色牢度的法规要求日益严格。企业需根据目标市场选择适用的测试标准,结合先进仪器与科学方法,持续优化生产工艺,从而在全球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复制
导出
重新生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