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业务调整,部分个人测试暂不接受委托,望见谅。
曲霉检测技术及其应用
简介
曲霉(Aspergillus)是一类广泛分布于自然环境中的丝状真菌,部分菌种可产生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毒素(如黄曲霉毒素),或引发呼吸道感染、过敏性疾病等。在食品、药品、农业生产及临床医学领域,曲霉污染可能造成严重危害。例如,食品中的曲霉污染会导致腐败变质和毒素残留,医疗环境中曲霉孢子扩散可能威胁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健康。因此,曲霉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对保障食品安全、药品质量、环境安全和公共卫生具有重要意义。
检测项目及简介
曲霉检测主要包括以下项目:
- 形态学鉴定:通过显微镜观察菌落形态、孢子和菌丝结构,初步判断曲霉种类。
- 分子生物学检测:利用PCR、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或基因测序技术,检测曲霉特异基因(如ITS序列、β-tubulin基因),实现精准分类。
- 毒素检测:针对黄曲霉毒素B1、赭曲霉毒素等代谢产物,通过色谱法或免疫学方法进行定量分析。
- 抗原检测:针对曲霉感染患者的血清或体液样本,检测半乳甘露聚糖(GM试验)或β-葡聚糖(G试验)等生物标志物。
- 环境样本检测:采集空气、土壤或物体表面样本,分析曲霉孢子浓度及种类分布。
适用范围
曲霉检测技术适用于以下场景:
- 食品工业:监测粮食、坚果、调味品等易受曲霉污染的食品原料及成品。
- 药品生产:确保无菌制剂、原料药及生产环境中无曲霉污染。
- 农业领域:评估饲料、谷物储存条件,预防曲霉毒素导致的动物中毒。
- 临床诊断:辅助诊断侵袭性曲霉病、过敏性肺炎等疾病。
- 环境监测:评估医院、实验室、仓库等场所的空气质量和卫生状况。
检测参考标准
曲霉检测需依据国内外权威标准,确保结果的可比性和准确性,主要参考标准包括:
- GB 4789.1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霉菌和酵母计数》——适用于食品中霉菌的定性定量分析。
- ISO 21527-1:2008《Microbiology of food and animal feeding stuffs — Horizontal method for the enumeration of yeasts and moulds — Part 1: Colony count technique in products with water activity greater than 0.95》——国际通用的霉菌计数方法。
- CLSI M54-A《Principles and Procedures for Detection of Fungi in Clinical Specimens》——指导临床样本中真菌(含曲霉)的检测流程。
- GB 5009.2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族和G族的测定》——规范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
- EPA MLD-065《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Airborne Fungal Structures》——美国环保署发布的空气中真菌检测方法指南。
检测方法及相关仪器
-
形态学鉴定
- 方法:样本经沙氏葡萄糖琼脂(SDA)培养后,观察菌落颜色(如黑曲霉呈黑色、黄曲霉呈黄绿色),并结合显微镜下分生孢子头形态特征进行鉴别。
- 仪器:光学显微镜、恒温培养箱、生物安全柜。
-
分子生物学检测
- 方法:提取样本DNA后,通过PCR扩增曲霉特异性基因片段(如ITS区域),或采用qPCR技术定量检测目标基因。基因测序可进一步确认菌种。
- 仪器:PCR仪、凝胶成像系统、实时荧光定量PCR仪、核酸提取仪。
-
毒素检测
- 方法:
-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离并定量黄曲霉毒素,需配合荧光检测器或质谱仪(LC-MS/MS)提高灵敏度。
-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利用抗体-抗原反应快速筛查毒素。
- 仪器:高效液相色谱仪、质谱联用仪、酶标仪。
-
抗原检测
- 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中半乳甘露聚糖(GM试验),或通过显色法测定β-葡聚糖含量(G试验)。
- 仪器:酶标仪、离心机、恒温水浴箱。
-
环境样本检测
- 方法:使用安德森采样器采集空气样本,通过撞击法将孢子富集于琼脂平板上,培养后计数并鉴定;表面样本可采用拭子法或接触平板法采集。
- 仪器:安德森空气采样器、浮游菌采样器、菌落计数器。
结语
曲霉检测技术的多元化发展,为不同领域的污染防控和疾病诊断提供了可靠工具。传统培养法与现代分子生物学、免疫学技术的结合,显著提升了检测效率和准确性。未来,随着便携式检测设备和快速试剂的普及,曲霉检测将更广泛应用于现场筛查和即时诊断,进一步降低由曲霉污染引发的健康风险和经济损失。
复制
导出
重新生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