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析研究所检测中心
400-635-0567
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
公司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航丰路8号院1号楼1层121[可寄样]
投诉建议:
010-82491398
报告问题解答:
010-8646-0567
检测领域:
成分分析,配方还原,食品检测,药品检测,化妆品检测,环境检测,性能检测,耐热性检测,安全性能检测,水质检测,气体检测,工业问题诊断,未知成分分析,塑料检测,橡胶检测,金属元素检测,矿石检测,有毒有害检测,土壤检测,msds报告编写等。
发布时间:2025-07-01
关键词:化妆品原料动物实验测试范围,化妆品原料动物实验测试仪器,化妆品原料动物实验项目报价
浏览次数:
来源: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
因业务调整,部分个人测试暂不接受委托,望见谅。
皮肤刺激性测试:评估单次接触后皮肤红肿、水肿反应,采用Draize评分系统,试验周期4-72小时
眼黏膜刺激性试验:通过兔眼模型检测角膜浑浊及虹膜损伤,依据OECD 405标准观察72小时
皮肤致敏性检测:采用局部淋巴结试验(LLNA),测量淋巴细胞增殖指数,敏感度阈值SI≥3
急性经皮毒性试验:测定LD50值,啮齿动物暴露24小时,观察14天死亡率
光毒性检测:结合3T3中性红摄取法,UV照射后细胞存活率≤70%判为阳性
皮肤腐蚀性评估:使用重建人体表皮模型,组织活力降至50%以下判定腐蚀性
遗传毒性筛查:Ames试验检测5株沙门氏菌回变菌落数,剂量范围0.1-5000μg/皿
亚慢性经口毒性:90天大鼠灌胃试验,检测肝肾器官系数变化,剂量梯度0-1000mg/kg
生殖发育毒性:两代繁殖试验,观测胎仔骨骼畸形率,符合OECD 414规范
毒代动力学研究:LC-MS/MS测定原料血浆半衰期,定量限0.1ng/mL
累积刺激性试验:14天重复斑贴,评估角质层屏障功能变化,TEWL值增幅≥25g/m²/h为异常
热原检测:兔法测定体温变化,注射剂量10mL/kg,3小时内升温≥0.6℃为阳性
表面活性剂类:磺酸盐、甜菜碱等乳化剂原料的黏膜刺激性评估
色素添加剂:偶氮染料、矿物色粉的致突变性及皮肤渗透性测试
防腐体系: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异噻唑啉酮的细胞毒性筛查
香精香料:合成麝香、肉桂醛等致敏原的LLNA检测
防晒剂:二苯甲酮衍生物的光稳定性及光毒理学评价
植物提取物:黄芩苷、熊果苷等活性成分的亚慢性毒性研究
肽类原料:信号肽、载体肽的透皮吸收及代谢动力学分析
油脂基质:矿物油、硅氧烷类物质的经皮吸收率测定
抗氧化剂:BHT、VE醋酸酯的遗传毒性及生殖影响评估
pH调节剂:氢氧化钠、三乙醇胺的皮肤腐蚀性分级
聚合物增稠剂:卡波姆、丙烯酸酯的局部淋巴结反应测试
纳米材料:二氧化钛、氧化锌粒子的透皮迁移及器官蓄积研究
OECD 439体外皮肤刺激测试:重建表皮模型TER值测定法
ISO 10993-10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0部分:刺激与致敏试验
GB/T 16886.10-2017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刺激与迟发型超敏反应试验
OECD 406皮肤致敏性试验:豚鼠最大化试验方法
ASTM F719兔皮刺激标准测试流程
GB/T 21857-2008化学品 生物富集 流水式鱼类试验
ICH S1A药物致癌性试验技术要求
ISO 10993-33体外遗传毒性试验指南
GB/T 27829-2011化学品 体外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
OECD 452慢性毒性与致癌性联合试验规范
USP 151药品非无菌产品热原检测规程
EU Regulation 1223/2009化妆品原料安全性评价框架
全自动病理切片系统:制备5μm组织切片,H&E染色分析表皮炎症浸润程度
流式细胞仪:检测LLNA试验中淋巴细胞CD86/CD54表达量,分辨率0.1%
透射电子显微镜:观测纳米材料皮肤渗透深度,放大倍数10万倍
高通量细胞毒性检测平台:96孔板自动分析MTT法细胞存活率,误差率≤5%
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定量分析原料代谢产物,检测限0.01ppm
皮肤电阻测量仪:评估重建表皮屏障完整性,测量范围0-100kΩ
多通道体温监测系统:同步记录6只实验兔肛温变化,精度±0.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光毒性试验中中性红染料吸收值,波长540nm
冷冻切片机:制备组织器官病理标本,切片厚度精度±1μm
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ALT/AST酶活性,速率法测定变异系数<3%
1、咨询:提品资料(说明书、规格书等)
2、确认检测用途及项目要求
3、填写检测申请表(含公司信息及产品必要信息)
4、按要求寄送样品(部分可上门取样/检测)
5、收到样品,安排费用后进行样品检测
6、检测出相关数据,编写报告草件,确认信息是否无误
7、确认完毕后出具报告正式件
8、寄送报告原件